足迹
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5章 吾家病娇初长成19(第2页)

到那个时候……

他的思绪顿了顿,没有继续深想下去。只是那个想要给弟弟更好生活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

炉火噼啪作响,屋内渐渐暖和起来。

邵庭在温暖的被窝里动了动,似乎被这细微的声响惊扰,长长的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了眼睛。

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床边正望着他出神的江暮云。

“哥哥……”他刚睡醒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软糯,揉了揉眼睛,“什么时辰了?”

“还早,”江暮云立刻收敛起所有复杂的情绪,脸上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走到床边坐下,伸手探了探他额头的温度,确认没有受凉:

“下雪了,外面冷,再多睡会儿吧。”

邵庭感受着脚边汤婆子传来的温暖和屋内融融的炉火,又看了看江暮云眼底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关切,乖巧地点了点头,往温暖的被窝深处缩了缩,重新闭上了眼睛。

*

除夕的热闹与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海州城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甚至比以往更加忙碌了几分。

大街小巷,人流如织。

码头上的苦力喊着号子装卸货物,商铺的伙计们忙着招揽顾客,挑着担子的小贩穿梭在人群中吆喝叫卖。

富人家的马车装饰华丽,在熙攘的街道上缓缓驶过,留下淡淡的香风;而更多的,则是为生计奔波的普通百姓,脸上带着风霜与疲惫,却也透着一股坚韧的生气。

振威武馆内也比往日更加喧腾。

年节过后,馆主张严明显加大了对弟子们的训练强度,演武场上呼喝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不少弟子都摩拳擦掌,准备趁着开春,或去镖局应聘,或去军中投效,都想谋个更好的前程。

而更让整个海州城为之躁动的,是三年一度的科举大比之期临近了。

一时间,城内所有大大小小的客栈、旅店几乎全部爆满,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

城东那些装饰清雅、价格不菲的客栈,住的多是衣着光鲜带着书童仆役的富家子弟;而城西那些简陋的大通铺、甚至一些寺庙道观的厢房,则挤满了盘缠有限、风尘仆仆的寒门书生。

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无声的紧张竞争气息。

与文举的热闹相比,武举的选拔则显得更为低调和硬朗,但这却是江暮云全部的关注所在。

他早已与馆主张严仔细商量过。馆主也支持他去试试水,建议他先参加最基础的武童试。

若能顺利通过,取得“武童生”的资格,便有了参加下半年武乡试的敲门砖,届时若能中个“武秀才”,身份地位便大不相同,也能免去些赋税徭役,对兄弟二人的未来大有裨益。

武童试的考核项目他早已烂熟于心:拉硬弓、舞大刀、举石锁石墩考校力量;骑马射箭、步下射箭检验骑术和精准程度。

这些项目他这几年日日苦练,从未懈怠,除了因武馆马匹有限、练习机会不多的骑射一项稍显薄弱外,其余项目他都有不小的把握。

此刻,演武场一角,江暮云正和几位同样准备应试的师兄一起进行最后的冲刺训练。

他赤裸着上身,皮肤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紧实的肌肉随着动作贲张起伏,充满了力量感。

他低喝一声,双臂肌肉猛然绷紧,轻松将一只沉重的石锁提至胸前,稳稳举起,气息绵长。

放下石锁,他又拿起一柄沉重的开山大刀,舞动起来虎虎生风,刀光闪烁间,带着不容小觑的威势。

不远处,小屋的窗户敞开着。

邵庭正坐在窗边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着笔墨纸砚,但他并未写字,而是托着腮,目光专注地追随着场上那个挥汗如雨的身影。

他的指尖还沾着一点墨迹,旁边的针线笸箩里,放着几件缝补好的练功服。

针脚虽然依旧算不上细密匀称,但比起最初那歪歪扭扭的“毛毛虫”已经进步了许多,至少针线牢固,能穿了。

他偶尔还是会不服气地拆掉重缝,发誓定要做得更好些。

日子就在这紧张而充实的训练中一天天过去。

终于,到了武童试开考的日子。

清晨,天光微亮,武馆门口便聚集了十余名准备前往考场的弟子,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

江暮云换上了一身干净利落的短打劲装,更显得身姿挺拔,英气勃勃。他仔细检查着随身携带的考引和必备物品。

邵庭早早起来,为他准备好了简单的早饭和水囊。

送到门口时,他仰起头,仔细地帮江暮云理了理并不凌乱的衣领,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鼓励,轻声道:“哥哥,你一定可以的。”

江暮云低头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强大的动力。他用力点了点头,眼神锐利而充满决心:“嗯!等哥哥好消息!”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转身汇入师兄们的队伍之中,大步流星地朝着考场的方向走去。

邵庭站在武馆门口,一直目送着那个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这才缓缓收回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