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吾家病娇初长成27(第1页)
时光荏苒,转眼便到了子年八月,秋高气爽,武乡试之期已至。
武乡试乃国家抡才大典,每三年一科,于子、卯、午、酉之秋举行,故又称“秋闱”。
其期由朝廷钦定,考场设于各行省省城,汇聚一省武学精英,竞争极为激烈。
所幸,海州城作为东南重镇,亦设有分考点,这为江暮云等海州籍的武童生免去了长途跋涉之苦。
此次武乡试,依旧分为内外两场。
外场考校弓马武艺,拉硬弓、舞大刀、掇石锁,检验膂力;骑马射箭、步下射箭,考较精准。
内场则测试兵书策论,考察文韬武略。整个考试流程将持续数日,是对考生体力、武艺、意志和文采的全方位考验。
这一日,振威武馆门口,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而紧张。馆主张严亲自带队,馆内弟子几乎倾巢而出,为即将奔赴考场的江暮云等几位师兄送行。
江暮云站在人群中央,身着为考试新制的靛蓝色劲装,更衬得身姿挺拔,英气勃发。
他背上背着知府赏赐的精铁长弓,腰挎雕翎箭壶,手中提着那根镔铁点钢棍,身旁还拴着那匹神骏的西域良驹。这一身行头,引得不少师兄弟投来羡慕的目光。
他脸上带着惯有的阳光而沉稳的笑容,与前来送行的师兄弟们一一抱拳告别,感谢他们的鼓励。
但那双锐利的眼眸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和志在必得的决心。
邵庭也站在送行的人群中,穿着一身常见的月白长衫,气质清雅,在众多武馆弟子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异常醒目。
他安静地看着哥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为兄长骄傲和祝福的浅笑。
然而,他的内心,却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
哥哥若能考中武举人,他自然是发自内心地为他高兴自豪。那是哥哥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他们兄弟改变命运的重要一步。
可是……举人之后呢?
按照惯例,武举人便有资格在次年春天,前往京城参加更高一级的武会试。
那是真正的天子堂前较量,汇聚全国英才,一旦脱颖而出,便是鲤鱼跃龙门,前程似锦。
京城……
想到这两个字,邵庭的心便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
那是一个权力交织、风云翻涌的地方,充满了机遇,也遍布着陷阱。
他历经世事,早已厌倦了那种在权势漩涡中周旋、如履薄冰的生活。
他此生所求,不过是凭借医术安身立命,积攒足够的钱财,与哥哥在这广袤天地间寻一处安静院落,过平淡却温馨的日子。
他进入仁心堂,努力学习,积累名声,初衷也是为了更好地守护他们兄弟二人的未来,而非为了走向那更高、也更危险的庙堂。
如果哥哥真的去了京城,他们势必会分离。而京城的诱惑与风险……他不敢深想。
“庭儿,”江暮云终于走到了邵庭面前,他低头看着弟弟,眼神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眷恋,“哥哥走了,你在家要照顾好自己。”
邵庭压下心头的万千思绪,抬起头,展露出一个无比纯粹和依赖的笑容,用力点了点头:
“嗯!哥哥放心去考,我一定会好好的。哥哥也要保重身体,尽力就好,不要太勉强自己。”
江暮云看着弟弟清澈的眼眸,心中暖流涌动,他伸出手,想像往常一样揉揉弟弟的头发,但手伸到半空,看到周围众多目光,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收了回来,只重重地拍了拍邵庭的肩膀:
“等哥哥好消息!”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毅然转身,利落地翻身上马。
骏马扬蹄,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
江暮云端坐马背,朝着送行的人群最后抱拳一礼,随即一拉缰绳,汇入其他考生的队伍之中,向着省城考场的方西,绝尘而去。
邵庭站在原地,一直目送着那个挺拔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淡去,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复杂的迷茫与忧虑。
罢了……现在想这些还为时过早。眼下最重要的,是祈祷哥哥能平安顺利地通过这场考试。
至于将来,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