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摘取数论最后一颗明珠【二合一】(第2页)
先前忙活那么长时间,不知耗费多少精力,才总算完成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改造。
如今自然要尽快着手尝试证明。
“改造后的对称尺度函数设计,能巧妙捕捉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对称约束。”
“证明了框架能自然衍生出奇异级数,表明其与经典理论深度兼容且更为强大。”
“特别是在精心设计的对称尺度函数调制下,可以有效抵消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特有的奇偶性效应问题。”
随着徐铭再次对新的,代数对称多尺度解析筛法工具最后复盘推导逻辑,很快便拿起黑色水笔,在铺在桌面的空白草稿纸上推演计算起来。
当一个个数学符号公式,逐渐把草稿纸填满。
桌面凌乱的同时。
则是代表着,困扰数学界许久的数论经典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正在被画上句号。
数论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摇摇欲坠。
“利用
L(s,
sym
f)的凸性界和零密度估计,对Σλ_pΛ(p)
p^{-s}的某种形式的均值定理,将误差项上界控制在0(n(log
n)^k)……”
“k是一个足够大的数。”
……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整间办公室内,只剩下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声音。
徐铭整个人,此刻已沉浸到数论海洋。
仿佛外界的一切动静都被屏蔽,注意力高度专注。
加上他提前进行了说明,倒也不会有人来打扰,毕竟他目前虽担任燕大教授,以及镜春园内燕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安排教学,可以随意支配时间进行学术研究。
而在这个过程中,面板上也不断有,新的经验提示信息浮现出来。
只是因涉及最擅长的数论问题,导致数值不高。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3点。】
【经过……】
……
转眼进入九月份。
作为新月份的第一天,对新生来说颇有意义,因为这正是燕大新生报到的日子。
其中最热闹的,则要属燕大数院。
依靠着徐铭带来的影响力,国内各大高校,数学专业报考人数连续增长,今年更是达到高峰,甚至不少参加其他学科竞赛的保送生,都报名选择了燕大数学专业。
使得学院中的保送生和状元数量,又打破新纪录。
从某种程度上讲,堪称是最卷的一届。
“今年我们光华可是又比不上你们数院了,这来报道的学生中光状元数量,都已经快有十个左右了吧?”
各学院集中设置的报名位置处,来自光华学院的辅导员和何文彬交谈着。
言语中难掩羡慕。
以往燕大数学疯人院,虽说在全国闻名,但要论状元和保送生的数量,却是没法和光华相比。
怎奈何今时不同往日,单凭一个徐铭,便让数学专业成为香饽饽。
“还行。”
“就是成绩比着当年的徐教授,还有不少差距。”何文彬闻言笑着一本正经回答。
对方回了个白眼道:“像徐教授那样的天才,全世界你也找不出几个。”
“这点倒是确实,二十二岁的数学教授,以前估计做梦都不敢想。”何文彬仔细想了想深以为意。
话音落下的瞬间,只见一位稚嫩的新生,突然停在眼前满脸憧憬的询问。
“辅导员。”
“军训完徐教授会给我们上课吗?”
伴随这句话响起,周围正在排队报到的数院新生,纷纷抬起头投来期待的目光。
如今对他们这些数学新生来说,其中有不少,都是冲着自己的偶像徐铭,才选择报考数学专业,就是想着以后也能站在国际数学领奖台上,带领国内数学界走向巅峰。
若是能跟着徐铭学习,自身的数学水平,无疑能快速提高起来。
何文彬显然不是头一次,被新生这么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