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爱豆,我想你(套装9本)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夏(第4页)

恋爱中的花戎学会了织毛衣,学会了煲汤,学会了不同的请假谎话,学会了各种上床招式。随着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姑娘逐渐变成心思细腻的小少妇,三年的兵役期限很快就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陆摆在了花戎和卫东的面前。对于一个普通志愿兵来说,服役期满,要么回老家自主择业,要么上军校走上职业军人道路。卫东考上了军校,迈开通向坦途的第一步。当了职业军人,拿一份工资在手,占一套单位的小房子,日子就很舒坦了。但卫东的野心不止于此。老首长喜欢他,喜欢到什么程度呢?老首长直接说:“我要是有个闺女,就给你了。”有这样的大好机会,卫东期望实现更大的个人抱负。

故事讲到这里,很多人大概已经猜到了结局,可怜的小兵花戎要被甩了,乖乖回老家嫁汉生娃吧。这是大多数傻姑娘的结局,以后老了回味一下那段苦乐交织的青春。可是,花戎不甘心。她不甘心有不甘心的原因,因为她有个当官的爹。

著名的美国电影《西点揭秘》有一句影响颇深的台词:“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正确的,错误的,军方的。”军队从来都是个独立的小世界,有自己的法律和秩序,有自己的系统和规则。从军人家庭出来的花戎当然明白这样的道理,她觉得卫东跟她分手无非是想奔个好前程,这是对的,这是好男人的思维。于是花戎请出了自己的老爸帮忙,想办法为卫东铺出一条坦途。

“老首长能给你的,我爸爸都可以给你,只要你跟我走。”花戎对卫东说。

花戎说的并不夸张。花戎的爸爸在西安混得不错,年纪不大,两杠四星,前途无量。宝贝女儿在电话里把男朋友一通夸,还挑了最帅的照片给他看。一般来说岳父都会把女婿当成假想敌的看着一百个不顺眼,但是花戎的爸爸看到卫东的照片之后觉得小伙子仪表堂堂看起来还真的不赖。花戎的爸爸就亲自给卫东打了个电话说:“跟我闺女一起来西安吧。”

花戎从小被宠爱,一路走得顺风顺水,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唯独这次得不到她想要的卫东。她说她要留在北京,不管怎样都要留在北京。只怪她年纪小,误以为自己爸爸真的是一手遮天的。当然不是。

花戎脱下了军装,什么都不是。一个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不在自己家门口,又是女孩子,做什么呢?吃苦受累的活儿她干不了。爸爸为了让她回家,采取了断粮的极端措施,不给钱花,看她怎么办。花戎在北京漂了一阵子,实在熬不下去了,几次三番想办法想找卫东在一起,可事实上,卫东在军校里早就被其他官二代小姐相中了。

被父皇大人押解回西安的花戎并不知道卫东早已经成了准乘龙快婿,还想着早晚有一天回来收复失地。回到西安之后,花戎想尽各种方法继续跟卫东保持联系,要么寄个礼物,要么发张照片,还有两次私自借了钱从西安跑到北京去看他。卫东不是不感动,看到手织的棒针大毛衣时鼻子是酸的,因为除了他妈没有第二个人给他织毛衣。姑娘突然到北京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也是很动情的,所以冒着犯纪律的危险从军校溜出来去见她。他没有跟官二代小姐谈恋爱,他说他有女朋友。但是实际上他是想追求更好的未来,年纪轻轻没有理由为了一棵树丢掉整片森林。

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持续了两年,花戎的爸爸开始逼婚了。好言劝慰加武力威胁,就是收不住女儿的心。花戎的妈妈气得心脏病发作,给卫东打电话骂他流氓,扬言要去学校告状,把他开除军籍。卫东确实有些害怕,因为他还没提干,不能谈恋爱。好说歹说,卫东让花戎的父母消消火,等他毕业再说。当然,谁都知道,毕业之后谁都管不到他了。

拖着一段旧日情债,卫东混到了毕业,成为了职业军人,肩膀上有了星星,如愿以偿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面有了更多首长老大哥罩着,他谁都不怕。花戎动不动就往北京跑,梦想着自己可以成为随军家属,这个希望自然再次落空。

又哭又闹,花戎开始想各种办法。她让爸爸动用职权把卫东从北京弄到西安来,她显然太高估了父皇大人的实权,再说就算她爸爸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脸面。她爸爸是个大老粗,对女儿自然是疼爱的,但是这份疼爱在这几年要死要活的相思中被磨成了不耐烦。她爸爸说:“你别再出去给我丢人现眼,我的闺女难道嫁不出去么?”

花戎开始疯狂地给卫东打电话、写信、寄礼物,但是这个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完全联系不上。经过一段歇斯底里又绝望的寻找,花戎找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消愁办法:吸毒。

起初就是玩玩,几个大院里的小伙伴一起嗨一下,到迪厅或者酒吧跟无聊小青年混一混。在卫东眼里她已经是残花败柳,但是在其他人眼里她还是地方大员的女儿、正值花季的俏妞。花戎一起玩的小伙伴里有个二世祖,也是他们中吸粉儿时间最长的,俩人在真真假假的迷幻世界里混到了一处。

记得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时候,有一个画面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松子因杀人罪被关进了监狱,每天都像机器人一样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然后突然有一天,别人问她有没有什么爱人在等她,她的眼睛里突然就有了光亮,动作也有了激情,她眼巴巴地出狱之后那个温柔憨厚的理发师会跟她鸳梦重温过上幸福生活,所以加倍努力地活下去。刚刚开始吸毒的花戎就是那时的松子。药品吞下去,药力发作起来,眼前一切都变得五光十色异常美丽,她最爱的卫东就在不远的地方深情款款向她伸出手,她把手放心地交到他的掌心,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

起初,只是吸着玩玩。谁不是呢。人在玩的时候都很亢奋,很有精神,会发出一种迷人耀眼的光芒。据说飞蛾扑火时的身姿最美,据说烟花熄灭前的火光最亮,据说花到酴醾之时最迷人芬芳,一切都在毁灭之前露出最诱人最诡异的美。花戎亦然。走上邪路的花戎自己并不知道堕落的时候竟然是美丽的,美丽到吸引了那个二世祖,他决定娶她。

这世界上真的存在一部分父亲,为了自己面子有光,为了人前贵,或者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是为女儿好,自作主张为她选择以后的路。当时的花戎精神状况非常不好,健康状况也不行,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别说上大学深造了,就是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已经活得不买耐烦,除了嗑药的时候倍儿亢奋,其他时间都像一个僵尸。花戎的爸爸觉得,唯一可以拯救女儿的办法就是让她嫁个好人家,重新活一次。

就是在这个时候,二世祖来提亲的。花戎的爸爸知道他家生意做得不错,二世祖虽然有点儿不成器,但是年纪不大,他觉得以后能调教好,就同意了婚事。花戎一阵清醒,一阵迷糊,清醒的时候就跟他爸爸哭闹,死也不肯嫁人;迷糊的时候就想,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了,自己再也不是那个漂亮的小姑娘了,已经没脸再见卫东了。午夜梦回,她还能见到当年的她和他在一起,有很多幻想,很多美好的时光,很多美妙的憧憬,可是现在的她是残花败柳、堕落青年,而他是扶摇直上的有为青年,她配不上他。

抱着破罐破摔的想法,花戎嫁了。

结婚前,花戎辗转找到了卫东,说要跟他见一面。卫东答应了。这世界上有一种姑娘,无论自己怎样伤心难过,都不希望自己爱的人看到。花戎就是这样。她赶去北京见初恋情人,去见那个陪她度过最美好青春年华的人,穿最漂亮的衣服,化最好看的妆,做出最美好的笑容,见到他之后,她说:“我很幸福,我要嫁人了。”

她不希望他内疚,不希望他难过,而她确实做到了。

他很宽慰地说:“那就好。有你陪伴的日子,我很快乐。而后来的事,我对你有很多亏欠。现在看到你过得好,我才可以放心。我祝你幸福。”然后就喝酒吃饭,微笑分手,约定再也不见。

可是这世界上约好的再也不见,有几个是真的做到了呢?

与卫东的见面就像最高纯度的药,带给花戎超强的兴奋剂作用。看着他英俊的脸和迷人的微笑,她仿佛看到一条河,情不自禁就跳下去,嘴上说着“我很幸福”,好像就真的幸福了似的。带着这样的迷幻,她嫁了。

婚后的花戎有很长时间都沉浸在这样的迷幻之中,直到她的老公毒瘾越来越严重,并且对她拳脚相向。花戎从小娇生惯养,嫁了人却被挨打,她是不吃亏的,自然要找人主持公道。她让爸爸做主,找人教训自己的老公。但是花戎的爸爸不同意,觉得这是家丑,万万不可外传,只能好言相劝。劝一次,情况稍微好转。可是用不了多久,故伎重演,花戎又被打得鼻青脸肿。被打的同时还要被羞辱:“你以前还不知道跟多少人搞过呢。”花戎就突然被骂醒。她可以没有卫东,可以接受嫁错了的现状,但是她不允许自己珍藏在心中那最美好的一段被毁灭掉。她提出离婚。

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二世祖家里的生意出问题了,万千家财散尽,只求个人员平安。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本来婚姻就不美满,恰好趁着这个时候甩掉那个倒霉的老公吧,好友们都劝。花戎的爸妈也支持女儿赶紧离开火坑,花戎反倒淡定了,她说:“我早晚要离开,但是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都说人在被绑架之后很容易对绑匪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症候。不知道花戎当时是不是被这个病缠住了,她咬定了不离婚。

守着家道中落的婆家,花戎的日子开始过得清苦。爸妈会接济他们夫妻俩,钱都被他们嗑药花掉了。毒瘾越来越大,花戎的爸妈不得不把他们一起送到戒毒所。戒了,出来,再吸;吸了,再戒,再出来……花戎的爸妈在两年内迅速衰老,憔悴,在单位大院里再也抬不起头来。堕落的花戎不再跟以前的朋友联系,不再拯救自我,也不再憧憬什么好日子,每天就是跟毒品网络末端的小喽啰们混。那些日子里,她残存的一点儿意志,就是在喷云吐雾的时候,模模糊糊地看到似曾相识的一张脸。昨日残梦依稀存留,那是她心口最后的温度。

你信不信,毒瘾可以戒掉?

你信不信,对一个人的执念可以戒掉?

有个故事讲,有人问佛祖怎样放下。佛祖不言,只让他拿住一个空玻璃杯,然后佛祖往里面注开水。水越来越多,越来越烫,那人终于忍不住,松了手。佛祖说:“你看,放下了。”

我曾把这个故事讲给花戎。那时候她第三次从戒毒所出来,气色不错,眼睛有神采,一副大好青年的样子。她听完故事没说话,一口气喝了半碗羊汤,然说:“还可以再烫一些。”

我没明白,问:“什么?”

她说:“换做是我,那个杯子还可以再烫一些。如果你想我活下去,就帮我约卫东吧。”只这一句,我别无选择。

我回到北京之后找到卫东,告诉他花戎的近况。那时他已经成家立业,娶的是个根正苗红的官二代小姐,一手拿皇粮,一手捞外快,风生水起,前途无量。他没有犹豫,把手里的事情安排一下,跟媳妇编好了谎话,买了最近的机票,飞到西安去和花戎见面。

具体他们是怎样谈的,我一直都没有问出细节。卫东第二天就从西安飞回了北京,真的只是见了一面。到了机场卫东就给我打电话说:“请我喝顿酒,我身上没钱了。”

那天喝了不少,是我埋单,他真的一毛钱都没有了。他见了花戎之后,定了一张回程机票,然后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卡都给了她。他说:“就这样吧,以后不会再见了。”

我说:“她不是因为缺钱才见你的,你不明白吗?你们男人都这么狠吗?”

他只说了一句:“我有我的原则,不跟瘾君子做朋友。”

有那么一瞬间我搞不清楚,一个遵纪守法的冷血人可怕,还是一个痴情的瘾君子可怕。

后来的花戎离了婚,用卫东给她的钱开了一家服装店。很多人不明白她作成这样到底图个什么,我想我大概能理解,她不缺钱,也不缺店,缺的是心里的一个念想。虽然我一直不知道卫东当年到底跟她说了什么,但是我知道,有一种瘾代替了另一种瘾在她的生命里生根发芽,抽干生命里最后的生机。似乎这也是卫东害怕她的原因,他非常肯定地说过:“瘾君子,戒不掉的。”

后来的卫东也离了婚,他媳妇嫌他不够浪漫风雅,整天就知道挣钱挣钱挣钱,还怀疑他外面有情妇,因为他只要去参加部队舞会就会不自觉地盯着角落愣神。离了婚的卫东过得也还不错,名下有药店有酒店有洗煤厂有小别墅有跑车有大胸美女有长腿模特。名利双收,一般的世俗男人都会羡慕他这样的生活。但是我觉得有两个小细节特别有意思,第一个是他的衣橱里面用一只很精巧的小箱子收着两件手工织的棒针毛衣,这是我一个偶然机会发现的;另一个是他每年都会往一家戒毒所捐一大笔钱,这是他的前妻偷偷告诉我的。

花戎和卫东没有再见面。

我知,他永不会来

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纹身少年。电电是在一本小说上看到这句话的,顿时觉得心中一片澄明,牵挂多少年的人终于可以放下了。

电电生活在东北一个小城市,据说早先不在那里,她爸爸在老家跟人打架斗殴惹了麻烦才带着她妈妈和没出生的她逃了。那时候还不流行阴柔气质的花样美男,男人世界里以阳刚美为尚,至少在辽阔的北方大地上姑娘们爱的都是高大威猛浓眉大眼敢拍桌子瞪眼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据说电电的爸爸原本就是老家那片儿有名的大混混,她妈妈就是她爸爸跟人打架抢到手的。美女经常会有一种糟糕的逻辑,那就是肯为自己打架的男人即便是混混那也是英雄,既然爱了英雄就要爱到底,所以在电电爸爸远走他乡的时候,怀着孩子的电电妈妈就义无返顾地一起跋山涉水。跑路中的各种艰辛自不必说,电电先天不足差点儿死掉,硬是被她妈妈灌米汤灌活了。所以后来电电经常自嘲说:“我就是命贱,享不到福。”

混混之所以被很多人爱慕,是因为他们的凶猛只面向强者,对于女人和孩子这样的弱者却加倍呵护。至少电电她爹是这样。爱打架的毛病并没有因为女儿的出生而好转,他在新的城市新的地盘儿很快成了大哥,身后一帮小弟追随,当然也拉来了不少仇恨。电电和妈妈一直是担惊受怕和众星捧月并存,一边为安全担忧,一边又享受着众人的呵护。在电电微弱的童年记忆里,爸爸总是喜欢用筷子蘸着高粱小烧喂她说:“丫头你可记着,以后不能跟坏小子乱跑。”电电猛点头,不是因为听话,而是为了骗酒喝。什么是坏小子呢?只要对她好,就不坏。

电电刚上小学,她爸就因为打架进了局子,那事儿当时闹得不小,出了人命,还好属于防卫过当。但凡街头混混被抓,家人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树倒猢狲散往日出入他家的人都不见了踪影所以门庭冷落倍显凄凉,还有一种是念及他好处的人居多帮他尽兄弟情义照顾他的妻儿老小所以家里日子不至于太难过。幸运的是,电电和妈妈属于后者。电电爸虽然折进去,但因为他平时为人仗义敢为兄弟两肋插刀,所以着实结下过几个好兄弟。在这几个人的扶持下,电电和妈妈相依为命,卖早点摆烟摊,虽然辛苦,但是也还过得去。电电妈不矫情,能吃苦,起早贪黑把家撑起来,虽然老公进去了,但是她一直记得他的交代:“千万把姑娘照顾好,再苦不能糟蹋孩子。”有这句叮嘱,电电妈格外宝贝女儿。其实她早就感谢过老天爷,幸好生了个闺女,不至于跟她爸似的成天出去冒险惹事,可以乖乖在家当她的小棉袄。

小棉袄小的时候确实很懂,每天天不亮就跟着妈妈起床准备早点摊儿,卖油条豆腐脑馄炖,还没油锅高呢,就敢蹬着凳子去捞油锅里的油条,晃着小脑袋给客人端过去。通常是每天忙活半天才摘掉油乎乎的小套袖,背上书包去上学。那时候的电电剪着短短的头发,又瘦又小,再加上名字很像男孩,很多人吃过好几次早饭之后才知道她是个女孩子!后来经常有人开玩笑说:“小小子又要去上学啦?”她说:“嗯哪!”很多年后她已经变成一个美丽的大姑娘,自己回忆起那时候的时光,还傻乎乎说:“哎吗那时候我骑个比我还高的破二八车满街乱蹿,真像个土匪啊!”

土匪又怎样呢,照样有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