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三十六章 人间第一流(第4页)

然而那名为李子衿的少年剑客,王海闻闻所未闻,俨然一个无名小辈嘛,竟然也学人家,来了一场开峰的豪赌?

还真别说,无名小辈还真挺有钱,一口气掏出了二十枚霜降钱,跟自己签了个开峰条例,还算挺有魄力,只可惜,也就止步于有魄力而已了。

这是王海闻当时的想法。

然而,就从前日。

川罗县县衙陆续受到数十封书信,而这些书信在经过县令王海闻连夜批阅以后,发现写信的家伙个个身份尊贵,甚至有许多在扶摇天下都排的上号的大人物,名字说出来,都能让川罗县这个小地方抖上三抖的山上神仙······

然而就是这些平日里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大人物们,竟然在三日之内,陆陆续续书信川罗县县衙一封,告诉自己这官帽子还没人家指甲缝里挤出的一粒灰尘大的川罗县县令,他们要来此作客观礼来了?

别说王海闻了,就是王海闻那个尚且在苍梧国朝中混了个刑部郎中的岳父大人,混迹数十年官场都没见过这种阵仗啊?!

否则王海闻也不会连夜批阅书信了,因为信上那些个名字说出来会令川罗县,不,会令苍梧国都抖上三抖的大人物们,岂是他一个小小县令可以怠慢的?

这位“受宠若惊”的王县令当夜就告知川罗县飞剑堂,飞剑急传苍梧京城,连夜告知他那岳父此事,想要向那岳父求助。

毕竟他一个小小县令,生怕此事某一处细节处理不好,到时候得罪了那些“大人”们,人家反手就把他当蚂蚁一般,一脚踩死了。

还真别说,王海闻那位朝中当刑部郎中的岳父,真就愿意提携自己这女婿一把,愣是受到书信的当日就回信,喊王海闻将那些即将前来观礼的客人的姓名收集起来,写在书信上再寄给他,到时候他便请示苍梧国陛下,请陛下定夺,若当真排场够大,说不得那位苍梧国陛下愿意亲临川罗县,也出席那座宗门的开峰仪式,顺便与那些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山上神仙们,混个脸熟,争取挣点香火情也好啊。岳父还说此事若成,必然计王海闻一记大功。

王海闻自然老实照做。

光是写人名就耗费了两张信纸,而当那两封写满了观礼客人的信纸寄到苍梧国京城时,那位苍梧国刑部郎中拿到书信时,脸色难看至极。

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了。

他第一时间还以为是自己那女婿吹牛呢,可转念一想,如此大事,岂容王海闻儿戏?况且自己那女婿,平日里虽说吊儿郎当了些,可一旦做起正事来,那是毫不含糊的,完全没必要拿此事诓自己。

思虑一番后,这位苍梧国刑部郎中也只能向官阶更大的丞相请示,因为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了。

那丞相先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念出了前面两个名字,觉得不过如此。

后来,信越往下面看下去,丞相脸色便愈发惊诧,看到信的最后,他再也不觉得手里拿的是书信了,完全就是烫手山芋嘛,而且这世上,很可能没有比这封信更加烫手的山芋了。

那苍梧国丞相自然连夜进宫向陛下请示。

那位苍梧国陛下,专心朝政,许多山上神仙,他不认识。可是没关系,苍梧国丞相思虑周到,专门为他带来了几个册子。

苍梧国丞相上呈三册,毕恭毕敬行臣子礼后说道:“陛下,书信之上若有不认识之人,微臣会为陛下介绍,但出于许多缘由,有一些人的名讳,微臣不便直呼其名,只好劳烦陛下,翻阅这三册。”

山巅修士,道法精湛着,世间有人若念自己名字,便会知晓,更登峰造极者,旁人心中想着自己,也会知晓。

若直呼仙人其名,恐招仙人不满,降罚于此。

在看书信之前,光是瞥了那几个册子一眼,那位苍梧国陛下便感觉屁股蛋上的龙椅都要坐不稳了,摇来晃去,换了许多姿势,始终如坐针毡,他忍不住扶了扶自己的冕旒,心里比那丞相还慌。

那几个册子,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只不过是扶摇天下世俗王朝和藩属小国,人手一册,至于那些山上仙宗,全凭心情购买,其实他们无须册子,也能清楚册上之事。

其一册为:扶摇天下十人榜。

其二册为:扶摇天下年轻十人榜。

其三册为:扶摇天下十大宗门榜。

除此之外,一些身份还待考证的观礼客人,也另有册子记载。

譬如,扶摇十大书院山长。

扶摇十大书院先生。

扶摇十大宗主。

扶摇十大少宗主。

······

看完那些名字后,这位苍梧国陛下,整个人瘫软在龙椅上,不断咽着唾沫,浑身微颤。

唯有那位苍梧国丞相,定力还算高,他低着头,心中默念道:“李子衿,你究竟是,何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