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零四章 夜去天将明(第2页)

没有登船,只是化作一只大雁,飞在渡船头顶,俯瞰仙家渡船之上的景象。

有些巧合,动用了窥探心湖的玄术神通,听见一些污言秽语,也听见一些至纯至善。

听见一些人心中的天真烂漫,一些人心中的左右为难。

然后听见一位少年的心声,竟是觉得值此美景良辰,身边岂可无一两坛剑南烧春作陪?

岑天池哑然失笑,随手横抹一记,从空中摔落两坛剑南烧春,酒坛子底下覆盖有一层神力,自行撕开神游渡船客房的屏障,随后又将其合好如初,不露声色,拖着两坛剑南烧春平稳落地,落在那个“贪心”少年的温泉旁。

神游渡船那位徐溪管事微微皱眉,似察觉到不妥,缩地成寸瞬间出现在渡船上空,然而那只大雁速度更快,眨眼消逝,不留痕迹。

在神游渡船之下,岑天池就好似以一掌之力硬生生托起那座庞然大物一般。

女子掌托神游渡船,微笑道:“李子衿,生日快乐。”

掌心发力,甩臂一挥,一艘神游渡船,比快更快,径直脱离掌心,云中疾驰而去。

————

一位跌境到炼神境后,苦修又恢复至金丹境的女子御风去往鸿鹄州。

在北海海面上,一艘仙家渡船与女子擦肩而过。

狐族的鼻子极其好用,能够从数百人中精准锁定一种味道。

在那艘渡船与女子狐妖擦肩而过的一瞬,她的身形骤然停下,悬停空中,回望那艘速度奇快的仙家渡船一眼。

好熟悉的味道。

可惜渡船来去匆匆,鸿鹄州那边又有要事等着自己去处理,踌躇不定之际,女子狐妖最终一咬牙,放弃追逐渡船的想法,转身继续朝鸿鹄州御风直去。

女子喃喃道:“公子······?”

————

大煊皇宫。

李忲贞要做出一个艰难决定。

去年在燕国拒绝交出唐吟,并且与大煊王朝开战之后,周边那些向来十六年朝大煊进贡一座城或是一位皇子的藩属小国也都开始蠢蠢欲动。

这一年本又是十六年一次的进攻之际,然而这一年来,那些藩属小国就他娘的跟吃了熊心豹子胆似的,一个个的学那燕国,要城可以,派兵来拿。

大煊王朝的处境,极其尴尬。

若真为了远隔千里的一座破城,举兵跋山涉水而去,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毕竟大煊王朝向来都喜欢其他小国进贡皇子,以作质子,掣肘那些藩属小国。

虽也偶有城池,但次数实在是少,而且那些藩属小国给的“城”,实在难以称之为城,充其量,也就是村挂城名,破烂地方,不如挟持皇子来得轻巧。

然而眼下,一个燕国率先“抗令”,藩属小国纷纷效仿。

即便是被大煊手握质子的那些小国,一个个的骨头好似也硬朗起来了,大煊王朝又不能真杀了那些小国的皇子,一来如此行事便等同于失去了可以继续威胁对方的把柄,二来难免又在天下人眼里留下个暴虐的印象,坏了名声。

向来以仁义为标签的李忲贞,不愿做这个大恶人。

然而眼下,百官进谏,奏折之上言语万千,最终却都可归纳为四字。

杀鸡儆猴。

哪怕他这个大煊皇帝不把恶人做到底,可到底是需要扮一扮恶人的,否则那些藩属小国见到不进贡也相安无事,岂非纷纷效仿?

那么日后,谁还将他大煊王朝放在眼里。

真论国力,大煊自然可横扫仓庚州大半藩属小国,但国与国之间,山水相隔,自身疆域已经足够辽阔的大煊王朝若还要遥遥领兵进犯小国,山水路远,得不偿失。

故而李忲贞思量复思量,始终拿捏不定主意。

年轻皇帝已经一夜未眠,坐在书桌前,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捏着奏折,满脸愁苦。

这时,站在他身边侍奉了他一夜的老宦官,沉默了一夜之后,也终于憋出一句话。

老宦官转身走下台阶,朝年轻皇帝恭敬行礼,说道:“皇上,奴才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忲贞心中腹诽不已,不知当讲不当讲,那你他娘的就别提啊?

可他又不能真这么说,毕竟眼下自己的小命,还掌握在这死太监手里。

继位不久,朝中大臣多有对自己不服之辈,加之太后与老太监又勾结着架空了他这个空壳子皇帝,眼下,站在他这边的便只有······

总之,还不能够撕破脸皮。

李忲贞微笑道:“公公有话不妨直说。”

老宦臣这才慢吞吞地起身,只是站在下边惺惺作态,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