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朝廷变局(二)(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简拔有识之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杨嗣昌琢磨可行策略时,陡然发现,这帮有识之士的最大聚集地可不就在林纯鸿身边?
若能将林纯鸿引入朝廷,朝廷可不就聚集了数不胜数的有识之士?
杨嗣昌将此荒唐的念头从脑中赶开,决定走一步看一步,先将永平开矿一事办好再说.
要让开矿顺利进行,杨嗣昌首先得说服皇上和张彝宪.
说服张彝宪开矿并不难,张彝宪作为皇上的财神爷,凡是能挣钱的事,就是把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也阻止不了.
难点在于如何说服张彝宪同意让朝廷以时价购买永平的钢铁.
自从户部对朱由检内帑有了监督权之后,终于知道自己手头可能有多少钱可花.陈奇瑜作为士大夫,骨子里以对抗皇权为荣,做事也很绝,居然在做预算时,直接算计皇帝的内帑,将皇帝每年需要拿出的钱弄成白纸黑字,公之于众.
朱由检虽然恼火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令张彝宪拼命挣钱,让内帑的收入高过陈奇瑜的预计,好让自己手头宽松点.
基于上述事实,杨嗣昌向张彝宪承诺,购买钢铁的钱不动内帑分毫,全由户部开支.
张彝宪大喜,朱由检占据圣源商号四成的份额,只要不动用内帑购买钢铁,朱由检就是纯获利者,这对增加朱由检的内帑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并不需要杨嗣昌出头,张彝宪就不停地撺掇朱由检同意杨嗣昌的打算.
朱由检最初与张彝宪的想法一样,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杨嗣昌的做法,并爽快地在票拟上批红.
可是,事情过后,朱由检回头细细一想,发现自己上了大当!陈奇瑜拿户部的收入购买钢铁,户部在其他方面的钱不够花,还不是把主意打到内帑上?
朱由检大怒,将张彝宪狠狠大骂一顿.他犹嫌不解气,又把杨嗣昌唤来痛骂.
杨嗣昌待朱由检的气稍解,方解释道:"皇上内帑与户部收入都是大明的收入,本就不该分彼此.近期,朝廷最大的事情就是组建新编军队,兵甲又是重中之重.永平冶铁,又是大规模压制板甲的唯一出路,无论如何也得办好永平冶铁."
"要想办好永平冶铁,得让办事的人获利,他们才会尽心尽力.若是朝廷以低价从永平购铁,永平冶铁始终是亏帐,如何能持续炼出钢铁来?"
杨嗣昌拿着大明江山压朱由检,朱由检能说什么?他想到自己能从永平冶铁中拿到四成利润,户部又能得到税收,又警告杨嗣昌不得再行欺瞒之事,才消了这口气.
扫清了审批上的障碍,范毓宾马上投入至轰轰烈烈的准备工作中.
招募工人不难,流民多得很,招募工?募工匠也不难,工部就有一大把.募集初期投资也不难,那帮在圣源商号占据份额的豪商听闻准备开采铁矿后,无不看好圣源商号的未来,纷纷追加投资.
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技术事务,范毓宾马上傻了眼.
当前技术水平最高的地方非荆州莫属,据说冶炼钢铁的效率比其他地方高好几倍.要提高永平钢铁的产量,非得引进荆州的技术不可.
涉及到荆州,范毓宾哪敢擅专,立即汇报至范永斗处.范永斗也不敢决定,遂一路请示到杨嗣昌面前.
杨嗣昌思前思后,命令范毓宾找洪齐云接触.
直接求林纯鸿,杨嗣昌拉不下脸面,能通过洪齐云中转一下,搞成民间合作的形式,杨嗣昌觉得更能接受.
洪齐云在购买了火烧坪,马连的钢铁工坊后,一举成为荆州最大的民营钢铁辊商,技术水平虽然不如大冶,裕州的钢铁工坊高,想来也能满足永平的需要.
事不宜迟,范毓宾立即亲自前往荆州找寻洪齐云.洪齐云在得知范毓宾的来意后,哪里敢擅自与圣源商号合作?立即上本至郭铭彦处.
自然,此本又到了林纯鸿处.
林纯鸿将洪齐云唤来,说道:"辽东的冶炼工匠,本候都派了,永平自然也能派.这事就交予你,不要怕技术外流,做工坊的,最怕固步自封,技术一直不革新.至于你想从这事中得到什么好处,你自己和范毓宾去谈!"
这可是天大的好处,洪齐云大喜,激动得都不知说什么好.
林纯鸿继续吩咐道:"不过,你先不要松口,本候还要等等,看杨嗣昌拿出什么好处来."
……
洪齐云一直不表态,直把范毓宾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等到第三天,林纯鸿得知杨一仁调任吏部侍郎,包哲东升任工部侍郎,林纯鸿方才命令洪齐云松口,开始与范毓宾谈判.
洪齐云现在最缺的就是矿藏,范毓宾倒也爽快,直接将迁安的一处矿藏转让给洪齐云,方才让洪齐云答应精诚合作,将永平建成大明的钢铁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