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吾家病娇初长成35(第1页)
在清水县那令人不快的记忆和惩戒行动之后,两人并未多做停留。翌日清晨,他们便驾着马车,头也不回地驶离了这座县城。
马车一路疾行,终于在午后时分,抵达了那个深藏在丘陵深处、承载了他们最初所有悲欢离合的地方——栖霞村。
村口那条熟悉的小溪依旧潺潺流淌,水声清越。
踏上进村的土路,映入眼帘的景象与他们童年记忆中的模样大差不差。
低矮的土坯房错落分布,屋顶的茅草有些翻新过,有些依旧带着岁月的痕迹。
村中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只是树下坐着闲聊的人,似乎比记忆中更少了几分生气,多了几分苍老。
与海州城的喧嚣、落花镇的精致、清水县的复杂截然不同,栖霞村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一般,依旧保持着一种缓慢而质朴的节奏。
只是,村里似乎更加安静了,年轻的面孔少见,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自家门口,用浑浊而平静的目光,打量着他们这两张陌生又似乎有些眼熟的面孔。
尽管多年前曾遭受过马匪的洗劫,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但这片土地本身,却展现出一种顽强的近乎野草般的生命力。
被焚毁的房屋早已在原址或附近重建,荒芜的田地也重新被开垦,种上了庄稼。创伤的痕迹被岁月悄然抚平,生活依旧在继续,以一种沉默而坚韧的方式。
两人沉默地牵着马,沿着记忆中的小路,走向村子的深处,走向他们曾经的家。
路过一片片整齐的水田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
其中一块田地里,秧苗青青,长势正好。
江暮云记得,那曾经是他们家的田地。父母去世后,他们仓皇逃离,无人耕种,想必早已被原来的地主收了回去,租给了新的佃户。
此刻,正有农人在田间弯腰忙碌着。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也洒在那辛勤劳作的身影上。
恍惚间,江暮云仿佛又看到了父亲邵瀚那并不算高大却总是挺得笔直的身影。
父亲总是边干活,边时不时直起腰,擦把汗,然后朝着田埂上玩耍的他们兄弟俩,朗声提问几句新教的诗词,声音洪亮,带着读书人特有的傲气。
而母亲江婉心,总是会在午后,提着竹篮,装着简单的饭菜和温水,袅袅婷婷地走来。她会先温柔地招呼父亲吃饭,然后自己也挽起袖子,下到田里帮忙。
看到他们兄弟俩跑得满头大汗,她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田边,蹲下身,用带着皂角清香和田间泥土气息的帕子,细致而温柔地替他们擦去额角的汗水,眼神里满是慈爱。
那些遥远而清晰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带着阳光的温度和泥土的芬芳,如此真实,却又隔着无法逾越的八年光阴。
邵庭轻轻闭上了眼睛,感受着掠过脸颊的带着稻田清香和熟悉泥土气息的微风。
这风,和童年时一模一样,温柔地拂过,仿佛父母那双无形的手,依旧在轻轻抚摸着他们。
*
躺在这片熟悉的草坡上,邵庭感到一种久违的放松。
这个小世界节奏缓慢,没有你死我活的攻略任务,没有步步惊心的宫闱倾轧,唯一的苦难似乎都浓缩在了那个遥远的童年。
与之前经历的许多世界相比,这里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让他发自内心地眷恋。
他从未担心过江暮云会变心。他们一同经历了整整十一个世界,无论身份如何变幻,境遇如何不同,那个人总会排除万难,或早或晚地,坚定地走向他。
这份笃定,早已刻入了他的灵魂深处。
微风拂过草尖,带来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天空湛蓝如洗,云朵慢悠悠地飘荡,远处传来几声悠长的牛哞,几缕炊烟从村落里袅袅升起,空气中开始弥漫起饭菜的香味。
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那么有烟火气。
邵庭放空思绪,任由往事如潮水般在心头漫过。
他想,如果这个小世界平静地结束,是不是就只剩下最后一个世界了?
那时,他是否就能知道,那个跨越了时空、始终追寻着他的爱人,真实的身份究竟是什么。
如果不是遇见他,邵庭想,自己或许会一直是个孤家寡人。
他从小在孤独中长大,没有体会过家庭的温暖,也不觉得自己具备爱人的能力。
是那个人的出现,像一束光照进了他封闭的世界,让他明白了自己内心对爱的渴望,也教会了他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
如果没有这份相遇,他可能要到很晚很晚,才会懵懂地触碰到爱的真谛吧。
“小庭,屋子收拾好了,快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