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玉归其主,余波未平风波起(第1页)
李萱将完整的双鱼玉佩放在朱元璋掌心时,玉面的温度竟与人体无异。真正的朱元璋已从昏迷中醒来三日,脸色依旧苍白,指尖抚过玉佩纹路的动作却带着熟悉的沉稳——那是她在前世当皇后时,看了十几年的姿态,哪怕历经五十余次轮回,依旧刻在骨髓里。
【轮回次数:55
玉温入心:玉佩贴合掌心的触感漫开,第17次轮回的记忆突然清晰——那年朱元璋亲征归来,将一块暖玉塞进她冻僵的手里,粗粝的指腹反复摩挲她的手背,低声说“等天下安定了,朕带你去凤阳看花鼓”。此刻掌心的温度,与当年那块暖玉如出一辙】
“这玉佩……”朱元璋的声音还带着病后的沙哑,指尖在双鱼交缠处停顿,“真能护住元神?”
“是。”李萱垂眸,看着他手腕上尚未消退的青痕——那是夺舍者留下的印记,像条丑陋的蛇,“陛下元神在玉佩中温养时,臣妾能感觉到……您一直在护着英儿。”
朱元璋的眼神软了下来,看向摇篮里熟睡的朱雄英,孩子眉心的淡金印记若隐若现。“委屈这孩子了。”他轻叹,转而看向李萱,“你肩头的伤……”
“不碍事的。”李萱下意识拢了拢衣领,遮住那道浅褐色的疤痕。她不想让他看见,不想让他想起时空管理局的阴毒,更不想让他愧疚——这五十余次轮回的苦难,本就是她心甘情愿的选择。
朱元璋却按住她的手,目光执拗:“让朕看看。”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纱布边缘,动作小心得像触碰易碎的瓷器。李萱能感觉到他指腹的薄茧,那是常年握剑批阅奏折留下的痕迹,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人心安。
“疼吗?”他问,声音里的疼惜藏不住。
“早不疼了。”李萱笑了笑,抽出被他握住的手,转身倒了杯热茶,“倒是宫里传言,说陛下醒后要严惩达定妃,她娘家哥哥已经递了三次求饶折子了。”
朱元璋接过茶杯,眼底闪过一丝厉色:“勾结逆贼,谋害君上,岂能轻饶?”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些许,“不过……她毕竟是皇子生母,朕会废了她的位份,圈禁在静思苑,也算全了最后一丝情分。”
李萱点头。这处置恰到好处,既惩罚了罪魁祸首,又不至于让皇子记恨,是朱元璋一贯的权衡之道。
正说着,常氏抱着朱雄英进来,孩子刚醒,揉着眼睛喊“爷爷”。朱元璋立刻笑起来,伸手接过他,动作略显生疏却满是慈爱,逗得孩子咯咯直笑。
李萱看着祖孙俩的互动,心头泛起暖意。第55次轮回,她终于护住了想护的人,这样的画面,她在无数次濒死时都曾幻想过。
“对了妹妹,”常氏突然想起什么,“吕本昨天被贬斥了,说是‘结党营私,意图不轨’,朱允炆也被送回东宫偏院,不许再进文华殿。”
“意料之中。”李萱并不意外。吕本是吕氏的哥哥,又是淮西勋贵的余党,朱元璋绝不会留着这个隐患。
朱元璋却皱起眉:“朱允炆那孩子……终究是无辜的。”
李萱的心沉了沉。她知道朱元璋心软,尤其对孩子。但朱允炆不同,他不仅是吕氏的儿子,更是时空管理局和淮西勋贵曾想扶持的棋子,若不严加看管,迟早是祸患。
“陛下,”她斟酌着开口,“朱允炆年纪虽小,却心思深沉。第43次轮回时,他才五岁,就懂得在您面前说英儿的坏话,让您误会英儿顽劣。”
朱元璋的动作顿了顿,显然没料到这点。“你是说……”
“臣妾只是觉得,防人之心不可无。”李萱没有明说,却相信朱元璋能懂。他历经沙场和朝堂,最明白“养虎为患”的道理。
朱元璋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让常茂派两个人盯着偏院,不许任何人接触朱允炆。”
常氏连忙应下。朱雄英在朱元璋怀里玩够了,伸出小手要李萱抱,嘴里喊着“姨,玉,暖”。
李萱接过他,指尖与朱元璋的手不经意相触,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像触电般缩回。暖阁里的炭火烧得正好,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尴尬,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甜。
“陛下,”李德全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几分慌张,“郭宁妃在殿外跪着,说有要事求见,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
郭宁妃?李萱皱眉。马皇后倒台后,这女人一直安分守己,怎么突然敢来求见?
“让她进来。”朱元璋的语气冷了下来。
郭宁妃进来时,膝盖上的雪还没化,脸色冻得发青,一见朱元璋就哭着跪下:“陛下!臣妾冤枉啊!”
“你有何冤屈?”
“臣妾……臣妾从未参与马皇后的阴谋!”郭宁妃哭得梨花带雨,“都是郭惠妃!是她拉着臣妾,说要给陛下‘分忧’,臣妾一时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