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喂小孩,你怎么不练球?(第1页)
于九良跟广虎球员不知道的是,施加木其实已经到广虎俱乐部了。
他到了俱乐部第一件事,就是跟总经理陈元雨秘谈。
施加木身高一米九出头,身形很消瘦,比他当运动员时,要瘦的多。
说话缓慢且极富条理,“球队现在什么情况?”
于九良看到他会第一时间认出来,这不就是王7嘛。
陈元雨说:“情况你也知道,周默伤了,两个内线外援能力一般,篮板一场都输十来个……”
施加木说:“就不能买个好一点的内线外援?”
“没钱,有钱还找你当教练?”
陈元雨直接扎心,也就是两人一起长大,一般人真不敢开这种玩笑。
“小外呢?”
“让你来定,换个好一点的大外,还是买一个好一点的小外?”
施加木一上任,就要解决前任朱峰面临的难题。
“我们现在的后卫怎么样?”
“游逸阳,谢坤……你平时都不关注自己母队的吗?”陈元雨假装不满的怼自己老友。
施加木说:“我问的是替补。”
“黄进义咯。”
陈元雨介绍说:“回到广虎后,他打的不错,但是球风偏防守,能防对面小外援……但组织能力差,这段时间朱指导一直在练他的组织。”
说罢,陈元雨把最近的训练视频给施加木看。
现在的中职篮比赛,只一个进攻发是绝对不够的,起码得有2个,最好有三个。
前四强的球队都有三个。
如果只有一个,对方可以很放心的进行包夹,一旦掐死,整支球队就瘫痪了。
有两个的话,掐死一个,另外一个依旧能组织起进攻。
三个的话,对面就很难遏制。
广虎这边,游逸阳跟谢坤都是进攻发,但他们两个不可能一直同时在场上,总是需要下来休息的。
这个时候,黄进义作为替补顶上去的时候,如果不会发起进攻,那进攻发就只剩下一个了。
所以,小外援还是很有必要的。
买一个小外援,黄进义就不用上那么长的时间,风险就小很多。
陈元雨听说过一件事,网上在喷施加木战术老旧。
都什么年代了,还往内线吊球让中锋单打,现在都是中锋拉出来挡拆策应的。
可他战术的确为西南大学拿下了好成绩。
见施加木看得认真,陈元雨在边上说:“学校那边的事情都交代完了?那边意见很大吗?”
提及这个,施加木消瘦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惆怅。
大学联赛正在进行,他等于是半途跑路。
可母队有需要,中职篮主帅又是他期盼已久的,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大学转战职业。
他也坚信,自己留在西南大战术体系会是西南大的瑰宝,能让西南大稳定在豪强之列。
“换大外吧。”
只是看了一会,施加木就下了决定。
陈元雨皱眉,心想,这老伙计,该不会还想玩吊中锋的那套东西吧。
中职篮可不是大学生联赛。
“你确定了?”
“嗯。”
施加木说:“黄进义的组织短时间不可能提高,增加一个中锋战术,以中锋当进攻发,这个中锋得有篮,还会传球。”
“要求不低,我上哪儿给你弄?”
“美职篮天天裁人。”
……
下午训练的时候,陈元雨带着施加木跟大家见面了。
施加木对这里一点都不陌生,比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更熟悉,呆的时间也更久。
所以,没有生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