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四合院:从傻柱徒弟开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第一道墙角得靠嘴皮子撬(第2页)

第二天晌午,许砚秋揣着用报纸包的茉莉花茶,胳膊底下夹着磨得发亮的算盘,敲开了三大爷家的门。

门刚开条缝,就飘出股子陈年老账混着霉味的气息,三大爷探出头,眼镜片上沾着饭粒:“可算来了!

昨儿后半夜我数了八遍单据,越数越迷糊。”

许砚秋把茶包往他手里一塞:“三大爷先别急,咱边喝边算。

您年轻那会儿当厂会计,我这是跟您学本事呢。”他瞥见三大爷浑浊的眼睛亮了亮——系统”察言观色一级”正嗡嗡作响,这招”戴高帽”果然戳中老头软肋。

土炕上的搪瓷缸子刚注满热水,茶香就裹着桐油味漫开了。

三大爷捧着杯子直吹热气,话匣子跟着打开:“想当年我管着全厂二十三个班组的账,连王厂长的烟钱都记在小本本上”许砚秋边听边翻炕头柜里的单据,指尖扫过那些皱巴巴的发票,突然顿住——一张”铝饭盒进货单”上,供货方写着”李记五金”,数量是两百个,可底下又压着张同日期的收据,金额多了五十块。

”三大爷,您说这代销点是李会计介绍的?”他把两张单据并排摆开,”您看这张送货单,和收款收据的经手人都是李会计”

三大爷的茶差点泼在裤腿上:“老李头?

他跟我说是厂子里老关系户!”他凑近些,老花镜滑到鼻尖,”哎呦喂,这数量写的是200,可金额按250个算的!”

许砚秋摸出铅笔在单据上画圈:“还有这张搪瓷缸的运费单,三月份的和四月份的车牌号一模一样——您说李会计是不是把一趟运费报了两次?”他想起《故事会》里”连环骗”的桥段,嘴角压着笑,”我猜啊,他就是瞅准您老眼昏花,想浑水摸鱼。”

三大爷的手直哆嗦,把茶缸往炕桌上一墩:“我这就找他对质!”

”别急。”许砚秋按住他胳膊,”咱得把账理清楚了,写份报告,让他想赖都赖不掉。”他铺开从杂物间翻出的方格纸,算盘珠子”哗啦啦”响成串,”先分进货、运费、代销提成三大类,再把重复的、多算的标红”

日头西斜时,三大爷家的窗台上多了份整整齐齐的报告,边角用浆糊粘得平平整整。

三大爷摸着报告上的红批注,眼眶都湿了:“小许啊,我活了六十岁,头回见算个账跟绣花似的。”他把眼镜往衣襟上蹭了蹭,”明儿我就拿这报告去街道,非让老李头把吞的钱吐出来!”

许砚秋收拾算盘时,系统提示像只小雀儿在脑子里蹦跶:【生活智慧·理清糊涂账】进度90→100!

他憋着笑应和:“三大爷您腿脚慢,我陪您去?”

三大爷把他往门外推,”你赶紧回屋歇着,我这就去院里说说——”

话音未落,院儿里就炸开了三大爷的大嗓门:“都来瞅瞅!

小许把我那堆烂账理得明明白白,比我当年当会计还利索!”

正蹲在井台边择菜的王婶直起腰:“真的假的?

上回我家那煤球钱,三大爷算错三回!”

二大爷端着碗炸酱面凑过来:“我瞅见他在三大爷屋捣鼓一下午,算盘珠子响得跟唱大戏似的!”

傻柱拎着半只扒了毛的鸡从厨房出来,嘴角翘得能挂油瓶:“我徒弟能没这本事?

昨儿切土豆丝细得能穿针,今儿算账还能难住他?”他冲许砚秋挤挤眼,把鸡往他怀里一塞,”晚上加菜,你掌勺!”

贾张氏正蹲在墙根儿剥蒜,蒜皮”噼啪”掉了一地。

她抬头瞥见许砚秋,嘴一撇:“不就会算俩数儿么,有啥可显摆的——”

”张奶奶,您上回让我帮着算腌菜坛子的成本,说五毛一个,可实际上供销社才卖三毛八。”许砚秋歪头一笑,”要不我也帮您理理?”

贾张氏的脸”腾”地红到脖子根,抓起蒜筐就往屋里窜,蒜滚得满地都是:“谁要你帮忙!

小崽子净会嚼舌头!”

院儿里爆发出哄笑声。

许砚秋弯腰捡蒜,指尖触到系统提示的清凉:【成就点数+100】【奖励:能说会道小喇叭(可提升语言说服力,持续时间随技能等级增长)】。

他摸着兜里突然多出来的铜制小喇叭,嘴角忍不住往上翘——这玩意儿,明儿跟贾张氏斗嘴怕是能派上大用场。

夜色渐浓时,许砚秋蹲在杂物间窗前,看院儿里各家的灯一盏盏亮起来。

傻柱家飘出红烧肉的香气,三大爷家的窗户还透着光,估摸着是在誊抄报告。

他摩挲着小喇叭,听见隔壁厨房传来”哐当”一声——许是哪个盆没摆稳?

他歪头听了听,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明儿得跟师傅说说,厨房夜里该有人守着,省得再丢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