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拿哥德巴赫猜想申请杰青【万更求订(第4页)
打开的同时,耳旁响起导师的解释。
“杰青的申请表。”
“你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可以正式申请了,等你填完院里要尽快交给委员会。”
“杰青……”徐铭有些意外。
导师口中的杰青,全称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是国内青年科研工作者,职业生涯中的一项重要里程碑成就。
竞争异常激烈。
除看重学术成果这项硬实力,也全面考察申请人的创新潜力和学术视野。
徐铭对于杰青自然不陌生。
甚至可以说,以他在数论上取得的成就,早就有资格获得杰青。
但因国内博士学位这项硬性指标,才一直未申请。
眼下正式毕业,进入燕大数院,和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工作,自然是有资格进行申请,况且对于这种荣誉和科研基金上的支持,他肯定是不会嫌弃太多的。
不过根据他了解的情况,每年三月份就已经开始杰青的申报和项目书填写。
经过差不多半年时间的审核,于八月底公布结果。
只怕现在现场答辩都完成了。
想到这点他抬起视线,有些疑惑的询问。
“今年杰青的相关申报工作,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正常来说过几天就要公布结果,但你的情况相比较他们特殊,通讯评审和会议答辩等审核流程,可以直接省略掉走个过程。”张鲁平嘴角微微上扬详细讲起这件事。
毕竟徐铭参与的课题项目,不说尚未解密的,单论数学和物理理论领域的成就。
相关论文都在顶刊上面发表着。
其学术成果,被整个国际学界都认可,自然没有必要去审核要求参加答辩。
不然的话,说不定答辩现场,变成学术交流都正常。
徐铭听到导师都这么说,肯定不会纠结,当即便点头接过话茬回答。
“那我等下就填。”
“等填写完,拿到我办公室就行。”张鲁平笑着回复。
然话音才刚落下,很快又想到什么,未作停顿连忙又顺着继续往下讲。
特别多补充了一句。
“有一点要注意,项目书千万不要填写霍奇猜想,杰青课题是存在时间限制的。”
张鲁平深知自己这个学生,最喜欢增加挑战性。
比如本科毕业论文优化筛法工具,直接在数学界四大顶刊之一的数学年刊发表,正式开启在数论界的权威。
博士毕业课题,则直接变成,对孪生素数猜想证明。
放在别人身上,这些事连想都不敢想。
既然知道徐铭在大会上表态,要研究代数几何,甚至有可能解决霍奇猜想问题,他生怕徐铭一冲动把霍奇猜想当作自己的杰青课题。
真这样的话,几年后杰青扶持周期结束,却还没有证明霍奇猜想。
难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徐铭听到导师这么说,脸上不由浮现尴尬之色,心想敢情自己都已经产生了这种口碑。
但该说不说,他确实没有这种想法。
毕竟眼下对于,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体系的构建都还无法保证百分百把握,何况是更进一步的去证明霍奇猜想问题。
肯定不会当做自己的杰青项目。
于是为不让导师担心,当即笑着给出答复。
“放心吧导师。”
“总之项目书填你擅长的就好,没其他事,我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张鲁平满意的点点头随之站起身来。
接着便也不再过多逗留,冲徐铭拜拜手,果断转身离开办公室。
徐铭目送导师的身影,直到彻底从视野消失,方收回目光拿着文件夹,走到自己的办公座位坐下,仔细打量这份杰青申请书。
虽说按照导师的说法,他不用走审核流程,但眼看今年的杰青名单就要正式对外公布。
还是要尽快填写完,由学校递交上去。
省的耽误了时间又麻烦。
杰青项目书不是一般的项目申请书,它更像是一份学术履历加未来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