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让全场震惊的一小时报告【求订阅】(第2页)
可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徐铭一个数论界升起的新星,居然公开讨论起代数几何中的上同调理论。
“这是怎么回事?”
“徐铭这段期间不是在研究筛法,想要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改造,用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吗,为什么会突然选择代数几何作为报告内容?”
张鲁平先前便听自己学生说起,打算彻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1+1。
为陈景潤院士的研究画上句号。
加上徐铭多次表示,对大会报告胸有成竹,便没有过多去担心。
本来认为徐铭会报告最近的研究成果,实际却变成了完全不怎么擅长代数几何。
思绪在脑海中快速运转下,不由得涌出几分忧虑。
“可能他有自己想法吧,说不定是在代数几何上有了什么不小的进展。”
田纲面露凝重之色,接过张鲁平的话茬,沉声讲出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重要的场合下,他相信徐铭不会胡来,何况别人不知道他可清楚的很。
徐铭的天赋不仅仅是在数论上。
甚至都没有被数学限制,范围高达多个学科。
因此要说研究代数几何的时候,不经意间有了新的进展倒也比较正常。
把田纲的话听进耳中,张鲁平也很快回过神,待平静下来之后重新把心放回肚子里。
萨纳克虽同样怔了下,却对于徐铭口中的平展上同调并不陌生。
去年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时,德利涅同徐铭探讨的正是代数几何相关理论,甚至德利涅将自己导师的手稿,赠送给了徐铭让其继续完善平展上同调。
如今徐铭在大会报告上拿出来,难免让他多想。
“莫非徐完善了平展上同调?”
“从数论领域转为研究代数几何理论,能勇敢走出舒适区给自己增加难度,这份果断确实是让人敬佩。”卡茨同样摇着头心中颇为感叹。
他对于徐铭转头去研究代数几何,无疑是比较遗憾。
不过想想孪生素数都被证明,数论对徐铭而言确实和舒适区没啥区别。
身为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及时奔赴新的战场,迎接更难的挑战倒也正常。
关键是看能否做出成绩。
“居然真的涉足了其它数学分支……”与此同时法尔格教授脸上表情有些怔住,心底涌现出诧异之色。
万万没想到回旋镖来的如此之快。
上午才刚讽刺徐铭,其学术成就都仅限于数论,结果下午的报告就变成了对代数几何的研究,怎么看都有一种专门冲他来的既视感。
但很快他便调整好了心态,重新集中注意力,打算仔细听下徐铭的报告内容。
毕竟这可不是说,随便找个理论当切入点就行,要看是否真的有突破性进展。
而在场众多数学家中,要说这时候谁最轻松,则属上届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
他之前和徐铭同时研究孪生素数猜想,却被外界传言成两人的学术竞争,最后以比较惨烈的结局输给徐铭。
为此他这回选择把目标放在哥德巴赫猜想上,对孪生素数猜想的事仍有顾忌,害怕历史又会重演眼睁睁看着徐铭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如今徐铭搬出代数几何中的上同调理论,明显是从数论研究转到了代数几何领域,也就不可能再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这便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可以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原来徐铭已经不准备深耕数论领域。”
自顾自低喃一句,心里暗自决定,等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结束,便回去抓紧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争取率先宣布此问题被他解决。
……
徐铭虽未有意去观察台下大家的反应,不过多少也能猜出些大概会是个什么表情。
然他的报告流程并未受到影响,接着又继续开口。
“经典平展上同调,捕获了个簇X的拓扑l-adic拓扑。”
“但其定义本身丢失了,与复结构直接比较的更高范畴信息。”
“通过构造比较映射,证明其等变和过滤性质,将新复形与微分形式连接起来,或许能够得到一个增强的,导出的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
徐铭所报告的内容,相当于提出了一个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