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最轻松的一届评选【二合一】(第1页)
“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中,两个素数p和p-n的尺度是关于n2对称的,改造后的尺度函数需捕捉对称性,将生成的函数变为p+q=n的某种形式。”
十月中旬。
燕大。
未名湖畔凉亭下。
徐铭坐在石凳上推导着数学公式,微风从湖面上方吹来带动被手机压着的草稿纸。
无论自己的博士宿舍,还是理教楼办公室,亦或者学校的图书馆。
他都太熟悉不过。
考虑着换个新的环境,或许更容易产生思路,便带着东西跑到未名湖这边。
边欣赏未名湖的优美风景,边沉浸在数论海洋。
自从主动前往郑以中教授的办公室,与其讨论交流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自己提出的改造筛法范式转换,受到对方鼓励和全力支持。
他便一直在进行此事,尝试在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框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即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数论领域,悬而未决的古老谜题。
提出时间要比孪生素数早上许多,截至目前已经具有两百多年历史。
不过数学界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相对来说更加活跃前仆后继。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便是陈景润院士的证明。
而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的本质区别在于约束条件。
孪生素数是筛选满足p和p+2同为素数的素数p。
哥德巴赫猜想则是,对于一个大的偶数n,筛选满足p和p-n同为素数的素数p。
使得筛法工具上,需注意生成函数和尺度对称性,针对性的完成改造。
纵使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且构建出了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这项强大工具。
仍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
毕竟数论从来都是,门槛低但研究起来困难的分支。
燕园内下午的未名湖畔,有不少学生溜达,尤其是今年刚入校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徐铭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以至于燕大毫无疑问成为今年报考的热门院校,甚至都不需要招生办老师,亲自去上门去和别的高校抢人。
很多成绩优异的考生,甚至省状元,都自觉在志愿上填写燕京大学。
甚至数院状元数量,直接超过光华管理学院。
为此徐铭还莫名其妙得到,招生办老师送来的礼包。
正是碍于徐铭的知名度,哪怕是在未名湖畔,照样能被学生离很远认出来。
“那个人是不是数学徐师兄?”
“好像真是徐师兄。”
“活的哎。”
……
好在激动归激动,最终并未上前打扰,站在原地远远打量片刻后,待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方才恋恋不舍离开。
“有时候太出名也不是件好事啊!”
徐铭这时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瞥了眼离去的几位学弟学妹们摇摇头低喃。
接着又查看起手机上的时间,说完将草稿纸整理好装进旁边的背包中,准备离开这里重新换个地方。
对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针对性改造,不是那么快就能全部完成的。
还需循循渐进。
通过改造推导生成新的函数与积分表示。
上个月初本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然圆满结束且各赛区评选出优秀队伍。
最终送选出来的国一队伍,需按照要求参加专家面试争夺高教社杯奖,对此徐铭自然是非常熟悉,毕竟他的奖杯都还在东坪县家里摆着呢。
因为先前答应了数学会,以评委身份出席专家面试。
自然不好中途反悔。
何况以他如今在数学界的知名度,也有义务为国内数学界的良性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于是第二天,他准时来到箐华数学系。
不过虽说是评委身份,但在参赛队伍的答辩中,并未进行多少提问。
从某方面来讲,和单纯走个过场并无太大区别。
反倒是选出高教社杯奖结束后,现场队伍纷纷主动找他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