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蒲氏家主:给我弄死这个小子!(第1页)
蒲氏家主:给我弄死这个小子!
“拜师?”
王澄眼睛一亮。
“澄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师,公若不弃,澄愿拜为师父。”这句话差点就脱口而出。
蒲寿英的提议不仅解决了他当前最急迫的问题,还给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反制机会。
对方想要潜伏进五峰旗和互市派借壳上市,如果自己也能潜伏到蒲寿英的身边,关键时刻来一个“我借壳了你借来的壳”,岂不美哉?
正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这算不算冲师不知道,但如果计划顺利,这便宜师父的腰子肯定是保不住了。
可是等王澄看到蒲寿英笑眯眯的和蔼眼神时,只感觉后背一凉,所有想法全都飞到了爪哇国去:
“敌明我暗的时候当然可以冒险一试。
可我一连两次坏了他们的好事,早就成了一张摆在桌面的明牌。
就算蒲寿英不知道我已经知道他是内鬼,也大概率把我当成了潜在的敌人,根本不会对我放松警惕。
如果我真的敢跟对方走,恐怕本事没有学到半点,过两天就会不小心被溺水、被走火。
别人甚至都不会怀疑是这位‘师父’对我下的手。”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一旦答应,性命就真的操于人手,风险实在太高。
王澄可不会天真到将这种驱使海渚鬼纵横东海的狠角色当成心慈手软的羔羊。
电光火石之间便拿定了主意:
“现实不是游戏,不会按照预想中最好的情况发展。
我在为疍民出头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失去了潜伏的机会,但如果不出头,蒲寿英也不可能邀请我,倒也不必为了这种事情患得患失。
总之,这个‘师父’不能拜!”
可是还不等他拒绝,黄远洲也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这个白水郎的眼力倒是远不如蒲船头这位憋宝人,没看出来你已经点亮心灯。
蒲船头难得有兴趣收徒,你可得抓住机会。
【憋宝人】这个职官法位出自秋分节气
蒲氏家主:给我弄死这个小子!
其中又以本朝太宗文皇帝派出的宝船舰队规模最大,前后七次,每次两百艘宝船,数万水师、采水人。
茫茫大海中,导航定位,牵星过洋,后勤保障又岂会是什么易事?
自然需要建立据点、烽堠、私港,为规模庞大的舟师服务,太宗甚至还专门下诏设立了数个孤悬海外的宣慰司。
宝船舰队七次下西洋持续了整整三十年才最终废止,舟师中许多为朝廷服务的官兵、采水人都滞留在了海外。
后世子孙不敢说太宗文皇帝带头触犯太祖海禁,对那些在外滞留的宝船后裔睁一眼闭一眼,这帮人也就成了海禁国策下唯一“合法”的例外。
等到海禁重立,民间走私盛行,这些宝船舰队建立起来的后勤保障和销货渠道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跟着越发兴盛起来。
海外的宝船后人们随即抱团建立了“山海会”,不仅是会社,也有推动山海相会之意,释咒开禁,耕海牧渔。
无论是朝廷水师、互市派的民间武装海商、寇掠派的海盗,只要出海就少不了跟各地的山海会打交道。
靖王爷的惩戒远在天边,山海会的岸防炮却近在眼前。
蒲寿英无论出于什么立场,都不想轻易得罪他们。
沈老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