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页)
“细那康子们,吃饭了,呜嘞呜嘞呜嘞~”
系着围裙的崔桂英左手端碗,右手握勺,边呼喊边敲打着粥缸边缘。
坐在旁边正给水烟袋装烟叶的李维汉一脚踢在女人大腚上,没好气地骂道:
“脑子进水了你,唤猪崽呢?”
崔桂英瞪了一眼自家男人,将一叠碗重重放在他面前,啐骂道:
“呸,猪可没他们闹腾更没他们能吃!”
呼唤声下,一群孩子从门外跑了进来,其中七个男娃四个女娃,年纪最大的十六,最小的才三岁。
李维汉两口子育有四子一女,子女们长大后就分家过了,平日里也就住得近的老大家会把一对三岁的双胞胎搁这边养着。
可等暑假一到,也不晓得是图方便还是觉得爹妈的便宜自己没占到就是吃亏,总之,大家都把自家孩子给送了过来。
你收了老大家的,其他家的也就不好意思不收,这一下子就把家里弄得跟办了学堂似的。
这儿孙满堂的甜蜜,两口子还没来得及品砸出味儿来,可家里的米缸眼瞅着就要掏见底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垮老子,包括女娃娃在内,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贼能吃,那肚皮个个都跟无底洞似的,崔桂英家开饭主食都得用缸来盛,而且一缸还不够,灶上还温着一锅。
两口子虽说早已孙辈成群,可年纪并不算大,且按当下农村规矩,除非你生病卧床失去劳动能力,否则只要你还有力气下田,无论多老,也没资格享受来自儿女的餐饭供奉。
“别抢,别抢,饿死鬼投胎啊都是,都给我排队!”
孩子们拿着碗来接,崔桂英负责打粥。
最后一个过来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他身穿牛仔吊带裤,脚上是时兴凉鞋,皮肤白嫩,面带腼腆。
和周围兄弟姐妹们那种玩得脏兮兮鼻涕吸溜吸溜的模样,有些格格不入。
“小远侯,来,给你放这里吃。”
“谢谢奶奶。”
崔桂英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他是这一大帮亲孙子孙女里头,唯一一个外孙,不过现在也不算了。
孩子叫李追远,孩他妈是崔桂英的小女儿,是思源村有史以来
李追远放下筷子,跑去灶台后槽那儿将一盒火柴给李维汉拿过来。
李维汉没接,而是把烟锅挪到李追远面前。
李追远笑着抽出一根火柴,“嚓”“嚓”“嚓”,好不容易才将火刮出,忙小心翼翼地用另一只手护着,将火柴下移到烟锅上。
李维汉嘬了好几口,嘬出了烟,心满意足,一脸笑意。
当初,自家闺女也喜欢给自己点烟,还说长大了后要给自己买纸盒烟抽。
“呼。”
李追远把火柴吹熄,丢地上,用鞋底踩了好几遍。
潘子开口道:“爷,下午撑船去摘莲蓬呗?”
李维汉扫了一眼饭桌上的寡淡,点点头,道:“雷子一起,带上网,看能不能捞几条鱼上来让你奶做个汤。”
虎子和石头听到这话,忙把小黄莺给忘了,喊着:“爷,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其他这些小的,也跟着一起喊,生怕有好玩的事情会落了自己。
李维汉严肃地环视一周,骂道:“爷告诉你们,这河里可是有水猴子的,专拉人下水淹死做自己的替死鬼,这样他自个儿就能投胎去了。”
当即,孩子们害怕了,不敢言语。
石头有些不服气地问道:“凭啥哥哥们能去?”
潘子和雷子到底是大孩子,懂事了,会帮着爷爷吓唬弟弟妹妹:
“哥哥我力气大,水猴子拉不住我。”
“我游泳好,水猴儿追不上我。”
李追远没被吓到,他也想去,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只能低下头摸着小手,不时小眼偷看爷爷。
李维汉说道:“小远侯也去。”
虎子马上不忿道:“这不公平,远子哥也就比我大一岁。”
石头也帮腔道:“对,远哥力气还没我大呢,怎么和水猴儿打架!”
李维汉缓缓吐出了一口烟圈,给出了一个十分合理连小孩子都信服的理由:
“小远侯是外面回来的,我们本地水猴儿不认识他。”
……
村里房屋基本都依水而建,正门对路,后门向河。
洗菜洗衣时,只需提着东西出后门,再向下走几个青砖台阶,就能来到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