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特级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3章 缅怀之情(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次日,司徒红的女婿开来一辆中型面包车,王副院长37岁的小女儿马琳琳也被司徒红邀来一起陪同前往。而宾馆那边,苍鹰李承明一行人也已退好房间在楼下大厅等候。

面包车一到宾馆门口,司徒红便先行下车进入宾馆,并将少主一行人迎上车,同时还将自己的女婿孙通和王副院长的女儿马琳琳介绍给了少主一行人。双方一一认识并坐定后,孙通才启动面包车驶往柳州。

马琳琳是在旅游部门工作,对这条线路较为熟悉,司徒红便让她临时充当了导游的角色。

一路上,大家一边看沿途的景观及村镇建设风貌,一边听着马琳琳的介绍,还时不时地就某个感兴趣的议题发表看法。总的来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心情都很愉快,不知不觉地便到了柳州城。

大家先找了家中意的宾馆住下来,并不急于去陈修汉家。

吃中饭时,苍鹰李承明强调了保密纪律,因为梅花会组织尚处于地下工作状态,正式公开活动的条件尚不成熟。众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均注意讲话的场合,非常遵守梅花会组织铁一般的纪律。

且说,大家用过中餐后,即由司徒红引路驱车前往陈修汉居住在柳州郊外某村子的那个家。令司徒红没想到的是,陈修汉的房子已租给别人居住,而陈修汉一家人则于多年前就已迁往城里住。

当司徒红将打听到的陈修汉一家人的现居住点告知李承明时,李承明便脱口而出道:

“唉,那个地方应该是我们陈氏绸庄的范围,童年时期我就住在外公家里,有些印象。江鸟,以前那里也是你的家,你还记得吗?”

江鸟接话道:

“我是在那儿长大的,自然是印象深刻。只是土改时期,许多房子都被分给了无房的人居住,只留给我们家一幢房子。后来,全家又搬到我父亲的老家去住,原来的房子就空在那儿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陈修汉一家是搬到我们家的那幢空房子里居住?”

“那个位置,应该是。”

李承明也只是猜测,并未很肯定。接着,便挥挥手道:

“大家上车,我们去柳州城。”

众人都上车坐定后,孙通便掉转车头向柳州城方向行驶。

“前面就是我们的陈氏绸庄。”

“唉,都大变样了。原先这条路没那么宽,停车场也没有,看来是刚新建不久。”

在江鸟一路的引导下,面包车很快便来到目的地的一个新建的停车场停下。

众人下车后,由江鸟在前面带路,直至来到那幢产权归属于江鸟母亲的房子门口。

“到了,这就是我家的房子。真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房子的外立面会被粉刷得这么新。”

江鸟感慨道。

众人也站在那儿仔细地打量着这幢房子。

江鸟正要进门之时,李承明叫住了他,同时吩咐司徒红道:

“司徒红,你是认识陈修汉的,你先进去看看,是不是他家住这里。”

司徒红应了一声,即带马琳琳进入门口敞开的房子。

还没过两分钟,司徒红便与马琳琳从屋里走出来。

李承明问道:

“怎么样,人在吗?”

司徒红摇摇头,汇报道:

“陈修汉将这里的房子租给了别人家住。”

李承明又问:

“有没有问陈修汉一家搬往哪里住?”

“哟,你们这么多人来找他啊!陈修汉一家80年代初就搬到西面的灵静山那边去住了。他是个有钱人,住的是别墅式大庭院,看不上这种房子了。自从这里租给我们家后,只是到了收租时才会来一趟。”

这家人的主妇刚迈出门口便主动告知大家陈修汉的去向。

“好,谢谢你了!”

李承明打了个招呼后,便与手下人返回到面包车停放地。

坐上车,李承明挥了一下手,吩咐道:

“走,按那个妇女说的,到西面的灵静山附近找找看。”

车开动后,李承明显得闷闷不乐,因为,刚才那位妇女不经意地说的那句话引起了他的重视和疑问:

“‘他是个有钱人,住的是别墅式的大庭院。’陈修汉为什么很有钱?钱是哪里来的?之前,司徒红是不是有所闻?”

一个个问号在李承明的脑海中涌现。想到此,他便当面问道:

“司徒红,以前你与欧阳阿姨是来过陈修汉家的,当时陈修汉一家的经济条件好不好?有没有听说过他很有钱?”

司徒红想了一下,回答道:

“我记得,我与母亲送你妈妈来时是在70年代,那个时候,听说陈修汉夫妻俩是靠打零工养家糊口的,家庭经济条件还不如普通人。70年代末,你妈妈曾在信中提到过陈修汉夫妻俩不务正业,一家人均靠你妈妈变卖的金银手饰维持生活。因为当时吃不饱饭的情况很普遍,包括我与母亲一家人均生活艰难,所以也没特别重视。你妈妈去世后,我们去祭奠时,陈修汉一家的生活也很普通。即便是你妈妈留下一些随身的金银手饰也不会剩多少,这么多年来,我估计已变卖得差不多了吧?”

听了司徒红的回忆,李承明由此推测道:

“这样说来,陈修汉应该有问题,除非是他儿子很会赚钱。据我爸说,我妈除了保管某些存款凭据外,还留有一部分原独立师未用完的军费。从大局的层面讲,前部分的存款凭据已托付给欧阳阿姨,现已移交到我手上,那么剩下的那些军费哪里去了呢?看来,我妈妈并没有将此事托付给欧阳阿姨,连我和司徒红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