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特级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9章 蠢蠢欲动(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这些自发地聚集在一起的人大多是书评苑的老粉丝,苑主老周不好扫了众人的兴,只好顺势应道:

“好好好,我来说几句。不过,消息可不可靠,我可不知道啊,众位切莫怪我,只当是供诸位消遣消遣罢了!”

“行!老周,你说吧,我只当是讲故事,并不当真。”

干瘪男子的话算是代表众人表了态。

老周面露笑容地想了一下,手里那把蒲扇则不停地扇着风。

众人便鸦雀无声地看着他,等他的下文,似乎都清楚老周开讲前的这一老习惯。

“话说,重庆解放后,退守于西南的小诸葛白崇*自知大势已去,便暗中命人将一大批埋藏于山中,以期将来用于东山再起。为看守好这批宝藏,小诸葛把参与埋藏宝藏的那支部队偷偷地转移到山上打游击,没想到的是,解放军来得太迅速,不仅切断了桂军的退路,还将桂军的残余部队包围并基本消灭干净,后来山上的这支桂军队伍便成了土匪。

说到这里,老周卖了一个关子,以吊众人的胃口,同时也是为了鼓励众人参与,以活跃气氛,笼络说者与听者的感情。

“这还用说,当然是前来找宝藏的。”

有人率先答道。

有人则补充道:

“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特务是想启用这笔钱来拉队伍,目的是执行反攻大陆计划。”

以上说法,余众很是赞同。

老周捋着黑白相间的长胡子,点头道:

“是也是也。听说台湾空投的特务已基本被公安抓了,但还是有个别漏网之鱼的,我料想这个别特务还不会善罢甘休,还会继续寻找宝藏。”

“那你认为宝藏会埋于何处?”

有人已急不可耐地直接问。

实际上,此问也是众人最为关心的话题。

老周未加思索就脱口而出道:

“这有何难?早就有传说藏于十万大山之中嘛!”

此话一出,众人都唉声叹气起来,似乎很失望。

“谁不知道藏于十万大山之中?如此大的范围,上哪儿去找?看来,你老周也是摆谱子尽说大话!”

众人均起哄似地大笑起来。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在场的人中有一个个子不高、脸庞颧骨突起、长相有些猥琐、年龄在40岁左右、绰号叫“半角”的好吃懒做者暗自窃喜,并若有所获地离场返回郊外靠山之处的一座破旧的小庙宇里。

此小庙宇原先倒是常有香客光临的,后来上面不让搞迷信而关闭了多年,久而久之便成村民们堆放棺材的地方。而“半角”呢,一向是个好吃懒做之人,曾经为了伍分钱的赌债而与同胞弟兄反目成仇,因而有了“半角”的绰号。自从父母去逝后,半角因赌博欠债又将继承而来的唯一一间房子也抵给了别人,从此便在破庙里住下,反正他是个单身汉,一人混饱全家不饿。

说半角好吃懒做,并不等于他一天都不劳动,而是说他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出工少或出了工却是磨洋工混日子,自然而然的,生产队只能按工分积累的多少分给他应得的口粮,凭这一点口粮,他还饿不死。

特别是两个月前,半角因臭味相投而结识了4个身穿普通农民服装的狐朋狗友,并将他们带到庙宇里暂住下来,吃喝方面便全由这几位朋友包了,半角只需负责采购,日子倒是混得不错。

那么,半角认识的是何种人呢?原来,其中有3人是解放大军剿匪运动中漏网的十万大山里的土匪,绰号分别叫“山虎”、“山豹”、“山猫”,而另1人则是台湾空投到大陆来的特务,代号叫“春蚕”,其意为:先蓄积力量,以等待蜕变时机,从而有力地配合台湾派遣的国军实施光复计划。春蚕与同伙是3个月前空投到西南地区的台湾特务,自从他的同伙相继落网后,唯有他1人上了十万大山与土匪残余分子接上头,后转移到城镇藏匿,因而侥幸成为大陆公安一直在追捕的漏网之鱼。

当半角将书评苑里打听来的消息向匪首山虎作汇报时,土匪们都兴奋不已,差点就忍不住欢呼起来。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哪!”

满脸胡荐、肤色黝黑、颈部大而短的山虎激动万分地感叹道。

“老大,是不是我们要寻找的宝藏有线索啦?”

一向不加思考而是唯大哥之命是从的壮汉山猫在一旁问。

“那还用说?老大都说了,得来全不费功夫嘛!”

个子矮小的山豹拍马屁似地附和。

嘴里叼着哈得门香烟,长相却显得有些书生气的春蚕则摇摇头,并泼冷水道:

“你们高兴得太早了!说书的只是说宝藏埋藏于十万大山之中,并没有详细地点,范围如此之大,我们如何能找得着?再说,你们是来自于十万大山之中,早就听说过大山之中埋藏有财宝,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是也没找到吗?难道这些没头绪的消息也值得高兴?”

山虎收起笑容,并当面锣对面鼓地回话道:

“当然值得高兴。你有所不知,对于宝藏方面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人是少之又少,现在这个说书的既然能如此之说,说明他定然掌握着更多的内幕,我等只要找他细问,到时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