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特级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1章 试探身份(第2页)

李士群见是老熟人前来,便客气地让座。

原来,这位余大队长就是十几年前在上海干过警探工作的余探长。他认识李士群已多年,日伪建立上海特别市警察机构时,他便投靠过去,并在侦缉总队的第3大队里谋了个大队长的职位,因此俩人经常往来,可谓是老朋友了。

还没等喝上一口茶,余大队长便随意地问道:

“我看你还在气头上,是不是我来得不是时候?”

“哪里,哪里。这滩子可不好干,总有不称心的事来烦你。这不,川岛小姐交待的事还没着落,刚才那个侦听科长就是被我骂走的。”

李士群刚说完这事,突然想到什么,便问道:

“唉,对了!余兄,你在上海干了那么多年的警探工作,有没有听说过‘梅花会’这么个组织?”

余大队长想了想,摇头道:

“我只知道有共产党、军统、中统、大日本的特高课、还有你们76号,并没听说过有梅花会组织啊?”

李士群接话道:

“我也很纳闷。听说,这个梅花会组织在满清时期就有了,你说这么多年来除了其内部人外怎么就没人知道它的存在呢?据说,这个组织是通过电台来联络的,其装备比军统、中统还要先进。”

“原来你们是想通过侦听手段来截获并破译他们的密电?”

余大队长这才知道76号总部近期的主要任务。

“不瞒你说,我的人监听到了几个可疑电台讯号,正在设法锁定具体方位,但目前还没有大的进展。”

对于李士群来说,余大队长并不是外人,而是同一个战线里的朋友,说不定还能帮上忙,所以,两人在一起也时常会谈论起工作上的事,并相互提醒交流。

说起电台侦听之事,余大队长似乎想起了什么,左思右想的,突然间,他笑了起来,并兴奋地说道:

“有了,有了,我想起来了。十几年前,我的探长干得好好的,后来却因电台之事被撤掉了职务,如今想起来还一肚子的怨气呢!”

“什么,什么?你说清楚点,这电台之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李士群的警觉性很高,一听到“电台”两字便来了兴致。

余大队长回忆道:

“当时,我手下的一名弟兄跟我说,有一个瘸子是某一组织的人,因被会中人追杀,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便靠了青帮,并透露出一个藏宝秘密。因不知这个宝藏的隐藏点,我就通过侦听可疑讯号锁定了一个发报地点,并派人包围。后来,我们果真搜出了一部电台,并以共党分子的名义将公司的老板抓起来。但是,还没等我们及时审讯,上头便给我的上司来了电话,接着,我们特别市公安局的局长便亲自驾车去监狱,将人和电台都接走了。第二天,就因为抓人之事,我便被上司撤了探长之职。你说我冤不冤,到现在为止都没弄明白那位老总的真实身份。”

李士群心里暗想,原来“6号”所说的梅花会的天大秘密竟是一批宝藏,怪不得至今仍不肯吐露。他急于想知道余大队长所说的电台之事是否与梅花会有关,便饶有兴趣地继续追问:

“你还记得吗,那个公司叫什么?地点在哪里?被你抓的那个老板又叫什么名字?”

余大队长很肯定地说道:

“当然记得。地点就在虹口那边的新港浜一带,公司属于纺织公司,具体名称不记得了。不过,公司的老板是吴董事长,之前与我熟悉,其真名叫啥,我记不清了。自那件事之后,我也不好意思再见他,故而都有好多年没去那个地方了,不知道他是否还在那里。”

“好!等一会我们坐车去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变化,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你。”

余大队长问:

“什么问题,你说吧?”

李士群看着余大队长,直截了当地问道:

“你说的那个瘸子,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

余大队长摇摇头道:

“这个不知道,当时我并没有见过他的面,也没问他的名字,只知道是个瘸子。”

李士群接了其话茬,说道:

“我这里也有一个瘸子,就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说的那个人,倘若让你俩见面,应该说一问便知。怎么样,有没有兴趣陪我走一趟?”

反正现在手头上也没什么要紧事,余大队长便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