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特级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7章 轻取两县(第3页)

姚胜队长当场表态道:

“保证完成任务!请吉将军放心!”

“好!我就等着你这句话。”

吉洪灿高兴地拍拍姚胜的肩膀以示赞赏。

姚胜请示道:

“吉将军,那我马上回去准备!”

吉洪灿微笑地点头道:

“去吧!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办到!”

“是!”

姚胜敬了一个军礼后,离开了前线总指挥部。

下午,特战支队第2分队的队长田旺达挑选了12名队员化装成当地的回民商贩,分两批进入多伦城。特战支队第1分队的队长葛宏战则率领12名队员化装成当地老百姓,分成4组前往多伦城外的外围阵地侦察敌军的布防情况。

当天傍晚,城外的侦察小组返回宝昌,葛宏战分队长将队员们留下吃晚饭,自己则与姚胜队长一起前往前敌总指挥向吉洪灿将军报告敌人的外围布防情况。

葛宏战要了一张纸,在上面画出了多伦城,然后标出了敌人在城外的布防情况,并边画边汇报说:

“吉将军,据我们侦察,日军在城外设有一道外围阵地,总共修筑了32座碉堡,碉堡与碉堡之间均以交通壕相连接,驻守的基本上是伪军,只有一小队日军负责监督。从伪军的兵力防守来看,估计不到1000人。从火力配备上看,碉堡的北、西、南三面各有9挺歪把子机枪,朝多伦城的东面方向未见到重型武器。地面交通壕的伪军警惕性较强,并且每隔30来米便配置了一挺机枪,看来敌人已提前防备。”

听了葛宏战的介绍,吉洪灿很肯定地说道:

“你们提供的情报很重要,敌人外围的布防情况基本摸清楚了。要知道,多伦为察东重镇,是察哈尔、绥远、热河三省之间的交通枢纽,日军肯定要重兵防备。前两战我们遇到的都是伪军,这一次可不同,我们要面对的是实力很强的日本关东军。因此,此战一定要趁势拿下,要是打成胶着战的话,丰宁一带的日本关东军第8师团就会前来增援,到时我们就会成骑虎之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至于说敌人早有防备这是自然的,因为溃逃到多伦城的伪军已带去双方的作战情况。”

姚胜队长佩服道:

“原来将军早已心中有数,只是尚缺敌人的具体布防情况而已!”

吉洪灿听了,一笑了之,而后,又问道:

“到城内侦察的人什么时候回来?”

姚胜队长回答道:

“约定时间是晚上10点之前。”

吉洪灿看了一下手表说道:

“时间还早得很。走,我们先吃饭去,边吃边聊。”

既然吉将军都发出了邀请,姚胜与葛宏战也不推托,便欣然跟随前往吃晚餐。

再说,田旺达的侦察小组分头在城内转了一圈后,获取了一些情报,但因敌军防备很严,不便靠近,故未能涉及到核心机密。情急之下,分队长田旺达决定等夜幕降临后实施抓舌头行动,如此,效果更为理想。

于是,他们先物色对象,锁定了一名日军翻译官,并探好他的来往线路,以等待夜幕的早点降临。

这天晚上,特战队员匆匆地吃了一张饼后,便做好了分头行动的准备。5名队员负责抓舌头,4名队员负责接应,其他队员则负责到城墙边寻找出城的路线。任务明确后,大家立即展开行动。

7月初的天可以说是夏季较热的天气,多伦虽地处北方,但闷热之感仍与南方没两样。

当晚,这位姓焦的翻译官应伪军大队长崔兴五和张海鹏的邀请在一家饭庄吃饭,他们热得脱了军服,只穿一件白衬衫,在吆喝着行令猜拳,酒喝得正在兴头上。

原来这两位伪军大队长自从败逃到多伦后,受到了日军指挥官的歧视,内心一直忐忑不安。今晚请焦翻译官前来赴宴,目的是为了请他在皇军旅团长面前多多美言,以博取好感。

对于焦翻译官能给足面子前来赴宴,他俩自然满心欢喜,并借此机会频频地敬酒讨好。

数杯酒下肚后,3人都谈得很投机,尽兴之际,焦翻译官便拍拍胸脯应承了他俩的请求。

隐伏在饭庄外的特战队员见焦翻译官迟迟未出来,都等得很焦急。倘若这样无休止地耗下去,待返回宝昌时肯定会误了约定时间。

田旺达分队长想来想去,想出一个更好办法。他轻声地交待了身后两名队员几句,他俩便悄悄地离去,一路寻找目标。

不多时,一小队日军沿街巡逻而来,一位特战队员说道:

“你看,有一队鬼子过来,要不要动手?”

同伴队员制止道:

“不可。鬼子人数太多,若是杀死那么多人,一定会引起鬼子的注意,这与同盟军攻城不利。放过他们,再等等看。”

这小队鬼子过去后,两位特战队员又继续守候。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