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述圣纪碑(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次日上午,一行人重又驾车赶往乾陵,并在过了双乳峰后,即在司马道停车,4人下车走路,啊喔鹅则开车先去“无字碑”那儿。其原因是,此时有力气走路,也有心情观看一路的风景,若是等到挖好“述圣纪碑”四周的泥土再回填,那个时候已累得不想走路了,哪还有气力和好心情去欣赏司马道两旁的风景?!
话说龙爷一行4人走完司马道后,啊喔鹅已在“述圣纪碑”处招呼大家到那儿去。原来,啊喔鹅已先行将“无字碑”那边的帐篷、挖掘工具等一应之物搬移过来。
众人先坐下歇息,同时看着碑身谈论起来。
强子自知文方面才疏学浅,故谦虚地问鬼见愁道:
“鬼见愁,昨天来之前你曾在西安档案馆里翻阅过乾陵资料,对‘述圣纪碑’一定有所研究,你现在就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此碑有何说法?”
强子都指名道姓了,鬼见愁哪好意思推托,他起身走近‘述圣纪碑’,当即介绍起来:
“大家看,此碑称为‘述圣纪碑’,从其造型上看,整碑呈方形,顶部为庑殿式,中间为五节碑身,下为碑座,共七节,各部分是用榫卯相接的,表示日、月、金、木、水、火、土,寓意李治皇帝的文治武功光照天下,所以又被称为‘七节碑’。它的碑高是7.53米,每边宽1.86米,重约89.6吨,其高、宽、重均逊色于‘无字碑’。
据记载,此碑文是武则天亲自撰文并由其子李显书写而成的,主要是记述唐高宗的文治武功,开创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碑身正面的碑文属骈体文,皆楷书,原文约6000字,且每个字笔画间都填以金屑,因天长日久,金屑已自然脱落,文字也大多剥蚀,仅有1500多字还依稀可辨。此碑值得介绍的内容就这些,强子,还有何问题要问的吗?”
强子摇摇头道:
“没想到一块破石碑都有这许多说道。”
啊喔鹅笑道:
“人家是皇帝嘛,当然要与众不同喽?”
龙爷站起来,挥手道:
“好啦,休息得差不多了,该起来干活啦!”
众人听从吩咐,先动手搭帐篷,然后从石碑南侧开始挖掘。这样决定是有其道理的,因为,昨天挖掘“无字碑”时就是在南侧发现了箭头符号,按其对应关系,此方向下面隐藏有秘密的几率会更大些。
挖掘工作仍然是由龙爷的4位属下轮流进行,其方式与挖“无字碑”相同,也是计划挖好一侧再顺挖另一侧,同时将挖出的泥土回填到之前的坑里,以省却诸多工作量。
令人没意想到的是,在南侧挖了半个小时后,竟然从碑底座下刨出了一块断为两截的薄石条,且发现上面刻有格子符号。此石条肯定是立碑之时有人特意塞于碑座底下的,由于石碑的重量太重之故,致使压于底下的薄石条断为两截。
当时,石碑南侧的坑挖得差不多时,光子便去削碑座下的泥土,削了六七下后,突然有一泥块掉落于光子的脚边,一截青石条还粘于泥块上,鬼见愁捡起来仔细一瞧,见上面有字便惊呼起来。于是,光子沿发现的位置继续挖,又先后发现了另一截石条。
龙爷见了大喜,便叫鬼见愁递上来。由于青色的薄石条上面粘有泥土,看不清楚是何字,鬼见愁便取下自己脖颈上的毛巾,一边擦一边吹掉上面的泥土,这才递给龙爷,并汇报道:
“总舵主,上面刻有好多梅花,应该是我们组织的符号。”
“如果有梅花标志,说明此石条肯定是我们梅花会之人奉命参与立碑监工中秘密放于碑座之下的,同时也将说明此石条上的字一定与我们梅花会组织的藏宝秘密有关。”
龙爷一边判断,一边将薄石条置于地上拼好,大家便兴奋地围在一起,欲看看上面刻写的是什么字。
只见拼好的青色石条约有40公分长、30公分宽、0.6公分厚,格子内刻有行楷字的那一面较为光滑,像是特意打磨过,其他几面均较为粗糙。石条的前端刻有8朵梅花环绕着一个“卍”字符图案,其下则是刻了一个正方形九宫格,每格内均填有一个文字,共为9个字。
“原来是九宫图?看来,此谜图又得认真分析一番了!”
鬼见愁是内行之人,一眼就看出了设计者的意图。
“这不是孩子玩的拼字游戏吗?就这么9个字,横来竖去的读,好像都是指地址唉!”
连强子都能看出来的九宫格,确定就这么简单。
龙爷说道:
“研究归研究,可别耽误了时间,那里还有3面要继续挖呢!”
啊喔鹅问道:
“已经发现了九宫图,我们还要继续挖吗?”
鬼见愁用手背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反问道:
“谁能保证这碑底下的其他3面没有埋东西?”
“你能吗?”
鬼见愁手指向啊喔鹅,啊喔鹅摇摇头。
“那你呢?”
强子也摇摇头。
“既然如此,那还废啥话,继续动手吧?”
鬼见愁说得很轻巧,而实际上也得确如此,谁也不能排除有无的可能,那只有将四面都过后才会知晓,即使是白费劲,都不得不如此干完活。
于是,强子和啊喔鹅跳下坑去接手挖,而光子、鬼见愁则围着龙爷蹲于地上,在仔细推敲九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