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特级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 温情之夜(第2页)

看来,龙爷已有些心动。

九春快人快语地上前介绍道:

“有。总舵主,福安堂后山的西南面就是百丈崖,那里的视眼开阔,风景特美。特别是百丈龙湫一景,那飞流而下的瀑布溅起的水雾非常好看。还有山道边的竹林、山顶上的松树、悬崖边的飞升岩,都是百丈崖难得的精要景点。”

总舵主龙爷饶有兴趣地问:

“是吗?离此处远不远?”

四夫人马上接话道:

“不远。前不久二姐带我去过的,大约有20分钟的路程。”

“这么说,你们都去过,就剩下我一人没去过喽?如再陪我去,是否会感觉没意思?”

龙爷虽然想去,但也不想让她们勉强随行。

二夫人解释道:

“那地方我去过好多次了,只要是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每次去都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龙爷点点头道:

“既如此,那就有劳二位夫人陪我再走一趟吧!”

夫妇3人原本就难得相聚,更何况是一同游览风景?两位夫人即便是之前去过的,也不想放弃此次再游的机会,因为与丈夫同赏风景,这便是她们所想要的乐趣。

说去就去。龙爷在二夫人写芙蓉、四夫人风枝静的陪同及强子、九春、山花3人的护卫之下,开始了游程。光子则因电台出了点故障需留团部抓紧时间修理,不好意思陪同前往。

从福安堂往西南方向走,道路尽是陡坡。大家拾级而上,一路欣赏周边的山中美景,虽感攀登吃力,但边走边停有沿途的美景做伴,也都游得不亦乐乎。

20多分钟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百丈庵。

抬头仔细看时,只见此庵的庵门为石条砌筑而成,庄严形似牌坊,上刻有“马仙宫”“真胜境”匾额,两侧刻有龙飞凤舞和猴子花纹。

“原来庵名是叫‘马仙宫’。大家看,两边还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筑丹室以修炼至今精灵昭百丈’,下联是‘择幽灵而全孝当年懿德颂千秋’。”

总舵主龙爷边说边念了起来,然后饶有趣味地分析道:

“从上联的‘丹室’和下联的‘懿德’可知,这个庵是后人专为信奉道教的女性所建的。”

二夫人写芙蓉说道:

“确实如此。据民间传说,五代时期,有一位少女叫马元君,俗名马五娘,因出嫁前夕未婚夫突然去世,故此,她发誓不嫁,并偕同公婆翻山越岭避难于百丈山隐居,早晚精心侍奉。公婆寿终后,她经修炼而得道成仙,并飞升上天,被后人尊称为马天仙。”

听完此民间故事,风枝静感慨道:

“这副对联写得非常精炼,可说是一言以盖之,伺孝事迹与修炼得道尽含其中。”

龙爷颔首称是,而后挥手道:

“走,进去看看。”

于是,一行人便踏入庵中,并在该庵主事人的热情介绍下参观了各个殿堂。

逛了一圈后,龙爷回到正堂上了一炷香,拜上几拜,并从强子那里拿了几个银元捐入功德箱。

离开马仙宫前往后山百丈崖的路上,龙爷奇怪地问:

“此庵所处位置甚佳,为何香火这么冷清?”

写芙蓉解释道:

“自从我们303工程动工建设以来,进山的要道均被我们戒严了,香客自然来不了。不过,我已捐给庵里一大笔钱补偿,足够抵上以往香客们捐献的5年的香火钱了。”

“嗯!你考虑得很周到,不能因我们之故让庵里蒙受损失,多做功德总无大碍!再过一段时间,最好能让一些无关紧要的区域尽早恢复通行,以化解民怨。”

路上,他们边说边看两旁的风景,不知不觉便来到了“飞升岩”。

极目远望,百丈崖周围峰峦突兀,直入云霄,众山峰尽收眼底。对面左侧有一条瀑布悬挂于半山中,飞泻而下的水柱就像是一条白练从高入云天的悬崖上窜入崖底,溅起的飞沫犹如散落的玉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云蒸霞蔚的景象。

眼前这一绝妙美景,让龙爷心胸开阔,心情极为舒畅,他情不自禁地随口赞道:

“百丈龙湫,果然名不虚传!要是雨水季节汇集更大的水量,这瀑布将会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即便是站在远处,亦能感受得到。”

写芙蓉指着周围的风景,饶有兴致地介绍道:

“据传,有古人来此游历后,曾留下了赞美诗,诗中是这样描写的:‘百丈仙灵地,龙湫许独寻。蓝拖三井外,气接五湖深。绝崖浮青霭,寒光泻碧浔,崇朝云乍合,溥泽应商霖。’”

龙爷细细地品味着这首诗,评道:

“诗中之景描写的就是这一带的景象,倘若能到崖底走上一着,肯定会见到诗中所说的‘三井’和‘五湖’。不过,诗中也有欠缺,这‘绝崖’与‘寒光’似乎用得不够对仗。”

写芙蓉补充道:

“兴许是我记错了,但一时也想不出用什么字代替更为恰当。”

“唉,这有一条通往山下的路,但不知会拐到哪里去?”

左护卫强子若有发现地问。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