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古墓密道(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且说,龙爷一行人走后的当天晚上,李义侠用过晚餐,刚想坐下来喝杯茶,但心里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因为总舵主白天在自家后院与自己私下的密谈一事总是在脑海中萦绕,想静都静不下来。
他时而站身来回走,时而又坐下来沉思,完完全全呈现出一种心事重重的样子。
想去思来,又思来想去的,他干脆点起煤油灯到楼上的储藏室里去翻找那几册传了数代人的李氏家谱。
他从最近的那册翻起,欲搞清楚后院那坐古墓是哪一位祖先的,又是哪一个朝代安葬的。连翻了几册后,他以溯源的方式终于找到了家谱中那行明确的记载。原来那座古墓是清朝雍正元年修建的,墓主人是自己太公的太公的太公,到自己这一代已历经了9代人。
李义侠弄清楚了墓主人后,便将3位本家长辈请到了自己家里来商量古墓整修一事。
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弗相朝。”3位本家叔伯辈听了李义侠的对古墓的整修打算,自然没有不同意见,因为李家后人的扫墓事实也是如此。该古墓历史悠久,且处于李义侠家院之内,每年清明时节的扫墓一事便成了该后花园主人的义务,其他族人已数代不相朝了。
“你是村长,又是我们李家的族长,办事情肯定有个谱。说吧,费用要多少?打算如何摊派?”
年长的伯父辈问得很直接。
李义侠微笑着答道:
“这座古墓历经百年的水土流失,已经不成样子了。我是这样想的,该墓主人是我们李家的祖先,传至如今,只有我一家人才会为其扫墓,其他族人早在几代前就已无人参与了。我请你们来,就是先打个招呼,因为你们毕竟是李氏的长辈,动土之事还是要让你们几位知道的。至于整修所需一应费用,由我李义侠一家承担即是,不会摊派给族人的。”
“村长,各家摊派一点我们也不会反对的。你们说是吧?”
有位叔辈如此说,相信其他两位也会赞同自己的说法。
伯父辈与另一位叔父辈听了,果然点点头。
“作为嫡传子孙,由我李义侠一家来承担是应该的,就不麻烦大家了!”
李义侠心里明白得很,平时都从未有人过问过,要是这个时候让族人每家都摊派费用,那还不闹得意见纷纷?
“那你打算何时开始?我劝你在动工前请风水先生当场看一看,帮你选个黄道吉日。”
“嗯,到了动土那天,烧一些纸钱,放串鞭炮,简单地祭拜一下,即可开工了。”
“对对对,这个好像是有讲究的。”
3位长辈你一言我一语的,更乐意给晚辈出个好主意,这比起要掏腰包划算多了。
“好,就这样说定了!日子选好后就动工,到时,我就不请你们到场参加祭拜了。”
“不用了,不用了,你自个儿定就是了!”
关于在李氏后院整修古墓一事,李义侠与3位长辈就这么毫无异议地商定下来。
李义侠是一位闲不住的人,特别是肩上刚承载着总舵主交付的重大使命,早一日完成它便会早一日的安心。于是,说干就干。次日,李义侠先去青龙寺方丈处挑了几个黄道吉日,然后又从邻村处请来了一位脸庞瘦削的风水先生来到自家后花园看古墓。
李义侠指着大树底下那个只剩下几块垒石的古墓说道:
“这是我李家的祖先之墓,年代久远,少说也有两百年了,现已成了这个样子,所以我打算整修一下。您给看看,此墓还可以吗?动土之前要有何仪式?”
风水先生拿出罗盘围着古墓现场走了一圈,以测其方位,又退到远处察看,然后返回墓地再察看一遍。看完之后,他收起罗盘,对李东家说道:
“你知道墓主人的生辰八字吗?”
李义侠从衣服口袋里取出一张纸条递给风水先生道:
“这是我昨晚从家谱里抄录下来的八字,上午又请青龙寺的方丈给我选了两个动土的黄道吉日,您看选得还可以吗?”
风水先生看了一遍纸条,便合眼掐指算了一算,然后睁眼摇摇头,说道:
“不对呀!此墓怎么会选择这样的方位?按照八字来算,与墓主人相合的应该是西北向的乾位,而不应该是艮位呀?”
李义侠反问道:
“方位不对,有何说法,特别是对后人是否会有影响?”
“当然有。此墓地选择艮位在仕途方面是佑不了子孙的,但财运和身体安康方面还算不错。”
风水先生用拇指和食指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说得很肯定。
“先人将墓地建于此,总有它的道理。我之意是原位不动,只予整修即可,您看需要哪些仪式?”
对于李义侠而言,对外表面上是整修墓地,实际上是为了探明坟墓中是否暗藏秘密,墓地的风水好坏如何,他并不关心,因为阴间里的死者若真的会庇佑阳间之亲人的话,至多也不会超过三代。
“这个倒是简单。动土前,你只要准备一个煮熟的猪头或是羊头置于坟门前,再准备9碗菜,祭奠一番,点上3支香插于坟头,烧上7帖纸钱,参与动土者均行三跪九叩大礼,敬献几杯黄酒,再放一串鞭炮,过七七四十九分钟后即可正式动土。时间嘛,就选后天的那个日子为上,估计那天的天气应该不错。”
“行,我就按您说的办。”
风水先生说得头头是道,李义侠不得不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