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特级绝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皆大欢喜(第2页)

身着戎装的陈悦仙团长率先说道:

“把二位召来,是有一急事商议。我刚刚接到总舵主的电令,说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不日将开始正式招生,目的是培养国民党自己的军事指挥官。总舵主说,为独立团将来扩军之计,要求我们尽快从下级军官中挑选出若干名年青人派往广州军校报考。你俩说说看,都选派哪些人去有把握?”

副团长高长根听后赞成道:

“总舵主真有先见之明!先储备军事指挥官,再进行扩军,部队的军事素质才不至于降低。我们独立团是由独立营扩编而来的,时间也不长,若再继续扩编为独立师,确实需要更多的军事人才。”

参谋长梁相东则说道:

“总舵主的主意甚妙!黄埔军校是在他的倡议与扶助之下才创建起来的,我们选派一些人去读军校那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只不过……这考试嘛,还真不好说,万一考不上怎么办?难道就不能分几个名额给我们吗?”

高长根附和道:

“对呀!没功劳还有苦劳呢,最好是直接选派,不用考。团长,你还是问问总舵主,看这样行不行?是不是非考不可?”

陈悦仙团长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她也觉得两位部下说的都没错,故而接话道:

“是啊,要是直接有名额给我们就好了!可是总舵主在电文中说了,黄埔军校是公开对外招考,我们选派前去报考之人要以个人名义,不能暴露我们独立团的身份。”

“原来如此!为了梅花会这个秘密组织,总舵主可谓是煞费苦心。我们别再想什么名额分配问题了,还是想一想人选问题吧?”

梁相东说道。

高长根顺着该话题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按总舵主说的‘以个人名义’报考,我们只能选一些有文化之人才行,总不能把文盲选送去闹笑话吧?”

陈悦仙笑道:

“既然是培养军官,当然得看得懂地图、电文之类的,还要会制定作战方案。所以,我们得从连以下的年青军官中挑选有文化之人,还要考虑其对独立团是否忠诚。这样吧,我们也不知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有多少,还是先把符合条件的人都列入统计范围,然后再来确定人选吧!”

“行,我同意!”

“我也同意。”

高长根和梁相东均相继表态。

最后,陈悦仙团长交待道:

“梁参谋长,此事就交给你来办,明天上午一定要提交研究。”

“是,我现在就去落实。”

梁相东当即作出保证。

次日,独立团团部领导再次开会研究,从名单中选定了5名思想素质与文化素质均过硬之人,并决定由姚胜连长带领前往黄埔军校报考。

黄埔军校落成不久,正式开学的各项筹备工作均基本完成。这对于盼望已久的人来说,已到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

与此同时,姚胜、孔豫章、葛宏战、田旺达和姜长庚共5人拿着自己独立团的介绍信来到广州向李驭龙将军报到,李驭龙便将前来报考的5人介绍给黄埔军校的招生部,并向招考负责人打了招呼。不久,黄埔军校公开招考的成绩公布,独立团选派的这5人果然不负众望,全部都被录取了。

1924年6月,中国国民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终于开学,李驭龙陪同孙义将军、李立君将军前来参加开学典礼。

孙先生在致词中明确地说道:

“我们开办这个学校,就是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之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如果没有好革命军,中国的革命,还是永远要失败。所以今天在此地开办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我因为要维持共和,消灭这般贪暴无道的军阀,所以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之后尘,更要用这五百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告成功,中国便可以挽救,四万万人便不至灭亡。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诸君都到这个学校内来求学,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孙先生致词结束后,李立君将军在会上强调:

“我们的学校,要以孙先生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至此,中国国民党终于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革命军,并为今后积蓄革命力量,壮大革命队伍,彻底平定陈炯明的叛军和挥师北伐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