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二十八章 藏锋也风流(第3页)

扶桑王朝的世子宫子繇,此人更不必说,肯为了自己一个萍水相逢的过路剑客,甘愿身受重伤,帮自己险中求仙芝。

那位横刀鬼见愁霍如晦,为人直爽,敢爱敢恨,办起事情来利利索索,总走在二人前头,出刀从不含糊,欣赏一个人直接摆在脸上,讨厌一个人也直接放在脸上。

可以说,毫无城府,不是他蠢,而是他想,霍如晦就想当一个喜欢和讨厌都摆在脸上的人。

率性而为,刀客潇洒。

扶桑的山水、神灵、刀客、世子、妖怪精魅、僧与佛,都让人感到温暖。

扶桑王朝法度森严,不分官民,不分神人,一视同仁。国力强盛,却又年年减税免贡,让附庸扶桑的藩属小国得以发展。

从桑柔州最边缘那个仙家渡口,去到碣石山的路途中,但凡扶桑王朝辖内城池,从未见街边有乞讨之人。

每座城池都有巡城将领,却不同于许多强国城中的人绕官而走,在扶桑王朝的城池中,往往都是官绕民而行,狭路相逢时,都是那些巡城将士,主动侧开身子,站到道路两旁,给百姓让路,一国民风,由此可见一斑。

试问这样的一座扶桑王朝,这样人心向上的世道,还有什么地方不好呢?

李子衿转头望向那位自称阿卢的庙祝,对他说了一些自己在扶桑王朝境内的所见所闻。

那人也安静听着,两人初次相逢,却仿若两位老友,一人肚子里有不吐不快的江湖路上奇闻怪谈,一人又耐心极好,可以从头安静倾听到尾。

少年与阿卢聊着,聊着聊着,天就亮了。

雪下了一夜,在天将明时,似乎雪也累了,想要歇歇。

城隍庙中已无香客,他们各自都早已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沉入梦乡,正值酣睡。

锦衣少年剑客,与自称庙祝的中年男人,就这么随意坐在城隍庙中的石阶上。

李子衿说累了,说到最后,他看着破晓的天色,声音戛然而止。

原来不知不觉,就这样与阿卢聊了一夜。

少年缓缓起身,朝那中年男子作揖道:“叨扰阿卢庙祝了。”

男人不再双手笼袖,而是伸出一手虚按两下,说道:“没有的事,已经许久没有人,与我说这么多山河事了,你的故事,很精彩。若你下次再来,我还愿意继续听下去。”

李子衿笑道,有机会一定。

方才说了一夜,他才只说到了碣石山哩。

那男人也没问小师妹跳海以后怎么样了。

就好像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不去问一个有故事的少年,心中的伤心事。

都是过来人了。

都是过去事了。

不问也罢。

不说最好。

————

城隍庙外,一位五官棱角分明的女子,彻夜未归,始终站在城隍庙外等待,像是等人。

当李子衿一步迈出时,发现昨夜闹市之中拦住自己,想要问剑的那位女子,正瑟瑟发抖地站在雪地里,一身厚重长袍都被积雪覆盖,女子满头青丝也被染成白雪。

她看着那个缓缓走出的少年,从口中呵出一口热气,在眼前缓缓升腾。

李子衿迟疑片刻后,还是朝那女子走去,“姑娘想做什么?还打算找我问剑?”

女子轻轻摇头,头上积雪,散落一大片,她脸色苍白,显然冻得不轻。

“我来找你,是想要道歉和道谢。谢谢你昨晚替我挡住暗器,是我不该无理取闹。”那女子瑟瑟发抖,缓缓说道。

李子衿看着她那可怜模样,问道:“就为了说这个?你就在外面站了一夜?那你怎么不进城隍庙说,说完就走?”

郭沐雪轻咬下唇,微微撇头,摘星楼有门规,门下弟子,不入城隍庙。她身为宗主之女,岂能不以身作则?

只是此中秘辛,牵扯到一桩陈年旧冤,郭沐雪也不便与那锦衣少年剑客谈论,于是便只好轻咬嘴唇,面露难色。

她说道:“总之,昨晚是我不对,告辞。”

说完,这位摘星楼女修转身就走,不曾想由于她在雪地里站了一夜,给冻得不成人样,浑身僵硬,才一转身,就摔倒在雪地里。

李子衿三两步走到她身前,将女子扶起,发现她已双目紧闭,少年手掌无意触碰到女子额头,发现她额头滚烫,浑身微微颤抖,显然是着了风寒。

眼下,处于半昏迷状态。

怎么办,总不能任由这女人倒在雪里吧,她才洞府境修为,灵气无法御寒,迟早会冻死的。

再说,如果人人都怀揣着“我不必救人,等下有人自会去救”这样的心态,人人都等着下一人救,可能女子冻死了,都没人出手相救。

少年心中犹豫一番后,还是选择将女子抱在怀中,脚尖点地,飞檐走壁,抄捷径回到客栈。

回客栈后,那客栈老板是个眼尖儿的,远远就瞧见昨晚那还独来独往的少年客人,今儿个一大早就返回客栈,怀里还抱着个容貌极好的女子,客栈老板啧啧一句,远远朝那少年客人递去一个“真有你的”的眼神。

李子衿翻了个白眼,径直回到屋中,将那姑娘放到床上,除却房间里的两床厚重被褥,少年还到楼下去找店小二又借了一床被褥,总计三床被褥压在那女子身上。

李子衿从袖中摸出纸人无事,嘱咐道:“无事,就劳烦你守在房里,我去药铺给她抓点药材。”

小家伙小鸡啄米般连连点头,拍胸脯道:“放心吧李子衿,我如今可是凝气境炼气士了,一手火法耍的出神入化,寻常人等,他压根儿就近不了身,交给我,万无一失!”

李子衿笑了笑,转身从窗户跃下,身形消失在无事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