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二十三章 等君山等君(第2页)

长亭看见小狐狸那副神情,又说道:“按理说,你也算为那读书人护道过一程,算是积了些功德,想必往后,会有一桩属于你的机缘。你可得好好把握啊,咱们这十里八荒的,最有希望化身人形的,可就是你了,小狐狸。我还指望着你什么时候拉老哥我一把呢。”

狐狸摇了摇尾巴,蹲下身子,四只爪子都踩在地上,顺着淫祠外的长道走了几步,那游山雀叽叽喳喳,跟在它身旁唠叨个不停。

最终它走到一株梨树下,轻声说道:“功德机缘什么的,从来没想过。我只是看见那位公子步履蹒跚,在风雨里连夜赶路,于心不忍罢了。听人说过,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道理我懂的不多,但我想试试看。”

长亭伸出爪子蹭了蹭那梨树树皮,忽然说道:“你就不怕好心被当作驴肝肺?像你这般只图付出不求回报的傻子,如今可不多了,万一那读书人忘恩负义,当官以后反而为求功绩,喊人来把你的淫祠给打掉,那岂不是冤枉死了。”

小狐狸眼神深邃,不知想些什么,它只轻声说道:“若真如此,那便是我的天命,认了便是。”

游山雀挥舞着翅膀,飞到枝头上,俯瞰淫祠外那一程险峻坎坷的山路,想象着那人若无明灯指路,可能早就滚落山崖的景象。

长亭说道:“小狐狸,不管你怎么想,我还是觉得你最好还是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据我所知,若打掉一座淫祠,好像能让人直接升官发财,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早些做准备,到时候万一势头不对,趁早开溜。”

“不可能。”小狐狸舔了舔爪子,斩钉截铁地说道。

那位公子,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我听人家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别看他衣冠楚楚的就觉得一定不是坏人了,人心隔肚皮,到底什么样,不剖开来看谁又晓得?”长亭好心劝道。

小狐狸转过身,打算回到淫祠中去,离开前,它微微侧过身子,对游山雀说道:“道理我懂的也不多,可我知道,你从人家那里听来的那句话,在人族的世界里,叫做‘以偏概全’,而人族还有另一句话可以反驳你所说的,那句话叫做‘人不可一概而论’。”

语毕,它四爪刨地,三两下蹿回自己那“一亩三分田”中去。

游山雀长亭凝望那小狐狸离去的背影,独自站在枝头,若有所悟。

————

扶桑王朝,礼部侍郎柳元琅正在院里来回踱步。

侍郎府的下人们,也都纷纷抽身离开后院,不敢打扰侍郎大人的思考。

在做决策之时,这位侍郎大人常常在自家院子头来回踱步,既不与府上下人说话,也不见客,甚至连饭都不吃。

柳元琅的女儿,侍郎家的千金小姐见到这一幕,本打算去劝劝,却被母亲给拉住。

“娘,你拦我做什么?你瞧瞧爹爹都憔悴成什么样了,他今日一顿饭都没吃,照这样下去身子哪里挺得住啊?”少女愁眉不展,面带忧色,轻声埋怨到。

那妇人气笑着说:“怎么,就觉得只有你会心疼你的爹爹,我就不会心疼我的夫君,府上下人们,都不会体恤他们的老爷,是不是?”

少女娇嗔道:“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侍郎夫人轻轻拉起女儿的手,柔声道:“你爹这样,我比谁都心疼他,可咱们这时候去打扰他,不仅帮不上他半分,反而会影响他思考。万一你爹爹已经想出了事情的对策,却又因为咱们的出现打断了思路,到时候本该早早解决的事情,一拖再拖,那才会让你爹爹身子垮掉。”

少女撅着个嘴,趴在花园池塘边,有些闷闷不乐。

妇人又说道:“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不去给你爹爹添乱,这比什么嘘寒问暖都来得有效。”

“娘,知道啦。”侍郎千金挽起娘亲手臂,挤出一个笑容。

少女又问道:“不过,娘亲可知道,爹爹近来为何事如此忧虑啊?”

那位善解人意的侍郎夫人轻轻摇头,“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清楚,你爹爹从不对我说朝政事务。不过······好像是受到一封书信以后,就变成这样了吧。”

那封书信,是儒家圣人许常,寄给学生的书信,信上说,许常想请扶桑王朝身居高位的几位学生,聚一场,看看能否推举一人,向扶桑皇帝宫景焕提出与青阙王朝结盟的事宜。哪怕只是口头盟约,无任何实际条例也可。

扶桑王朝庙堂上,就有足足三人受到这封书信。

礼部侍郎柳元琅,户部尚书镜明涛,中书令萧正荀。

三人皆是那位许常的学生。

而柳元琅之所以因此愁眉不展,其一,乃是自己与镜明涛和萧正荀两位师兄,素来少有来往。朝中为官,三人出自一脉师承,又都身居高位,为了避嫌,省得流言蜚语乱传。师兄弟三人早早约好,若无万分紧要之事,切忌私下见面。

多年以来,三位师兄弟就连书信都无几封。

可眼下先生的来信,要将三人聚在一起,而且商讨的,还是与青阙王朝结盟这等大事。

怎么办?

柳元琅已在数日前,先后两封密信,请示朝中两位师兄的意思。

其余二人也表示此事相当棘手,需要三思后行。

于是,眼看着距离先生许常的书信抵达,已经过去小半年时间,三位学生却始终没有将此事讨论出一个结果来。

他们一次都没有私下见面。

柳元琅愁啊。

按照儒家规矩,“天地君亲师”,虽然君与师,都在一句话中,然而一句话也分先后。

显然,“君”在“师”前头。

这位礼部侍郎既不能不考虑先生的请求,又不能不考虑圣上的意思。

在扶桑王朝为官多年,柳元琅岂会不明白宫景焕的意思?

这位扶桑皇帝,婉拒了数座王朝的拉拢、结盟。其中不乏扶摇天下十大王朝。

远一些的,仓庚州大煊王朝,玉藻州大禾王朝。

近一些的,与扶桑王朝同处桑柔州的京华王朝。

可皇帝宫景焕从不结盟。

更何况,那青阙王朝此刻内忧外患,正值特殊时期,先皇和太子接连被人刺杀,国运不稳,与青阙结盟,于扶桑何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