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七章 神人常思思(第6页)
看着这位不计前嫌,被反应迟钝的自己骂得狗血淋头,非但不计较,反而给自己台阶下,还替自己解围的粉衣候,吴玉宸终于明白,为何此人能够得到燕王秦云的十成信任,又是为何能够被传闻吹捧的那么神,以至于最终能够让此人统率半个仓庚州的藩属小国,整个伐煊盟军都听命于他的原因了。
吴玉宸从常思思手中接过令牌,迟疑片刻后说道:“属下愚昧,竟以下犯上,属下甘愿受罚,任凭侯爷发落!”
说罢,这位骠骑大将军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语气陈恳,神色认真。
常思思笑道:“罚,怎么不罚?当然要罚!”
吴玉宸面无表情,显然已经对这位粉衣候心服口服,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无论对方打算如何处罚自己,他绝不还口,任凭发落。
然而常思思下一句话却不是说如何处罚他,而是问道:“吴将军真的想明白了?可不能糊里糊涂地受罚啊?要知道,为人处世,要么‘无所不知’,可这一点九成九的人都做不到,要么,就‘一无所知’。若是两者皆做不成,只能一知半解,反而容易误事。不知道吴将军是前者,还是后者?”
吴玉宸没有起身,半跪在地,回答道:“在侯爷面前,属下不敢称‘无所不知’,属下已经明白,侯爷的意思是,既然属下身为伐煊联盟之人,都可以派出谍子打探到大煊王朝的战略部署。那么大煊王朝那边,自然也能够派谍子潜入我军刺探情报。而侯爷之所以迄今为止还不召集各军将领商议迎战计划,其实是故意为之。”
裴元良虽然闭着眼,可是却能够听见,他笑了笑,觉得这个什么骠骑大将军,还不算太蠢。
当然,若跟“一点就通”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
常思思微笑不已,将吴玉宸扶起身来,说道:“看来吴将军,是真的想明白了。”
吴玉宸心中万分羞愧,其实方才这位主将领已经暗示过自己了,可惜自己愚钝,没能被点拨通透,反而对这位粉衣候破口大骂,还······还打算撂挑子不干了。
眼下误会虽然解除,可吴玉宸始终都觉得自己亏欠常思思万分,无以为报。
然而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吴玉宸再度朝常思思拱手行礼,恭敬道:“属下任凭侯爷发落,恳请侯爷处罚!”
常思思一手扶额,有些头疼,见过较真的,没见过这么较真的。
分明自己已经扯开话题了,这吴玉宸还要一个劲的喊自己罚他。
难办哟。
常思思点头道:“行吧,那就罚吴将军领兵五万,于剑门关阻击大煊王朝五十万铁骑。”
吴玉宸赶紧说道:“侯爷!属下一人之错,何以要五万人陪葬?!”
常思思翻了个白眼。
裴元良轻声道:“侯爷,我这就去为吴将军备马。”
粉衣候点点头。
在裴元良走出主军帐后,常思思解释道:“吴将军可信得过常某?”
“这······”吴玉宸犹豫不定。
若说服不服,他肯定是对这位侯爷心服口服的,可要说“信不信”,就算是吴玉宸愿意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常思思,一人死活全凭常思思发落,可伐煊联盟创立不易,五万兵马岂容儿戏啊?!
谁晓得那粉衣候如同能够看穿他人心思一般,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吴玉宸的肩膀,说道:“吴将军,若想打胜仗,光是服我可不够,还得要信我才行。”
此言一出,那位骠骑大将军吴玉宸沉声道:“属下遵命!”
说完,转身准备离开军帐。
临走之前,他转过头最后问了一个问题。
“侯爷眼下依旧不部署战略,真是因为我军中有大煊谍子?若是如此,属下愿意出兵之前亲手将谍子拧出来!”吴玉宸愤愤然说道。
常思思笑道:“谍子死士当然有,可若是直接将他们杀死,未免太过浪费。留他们一条命,替咱们传达,咱们想让大煊王朝知道的事情,岂不是更妙?”
吴玉宸恍然大悟,心中对这位侯爷的佩服,如同滔滔江水,再不敢有半点疑惑,并且决定,从此以后,这位侯爷的命令,他只需照办!
吴玉宸离开军帐前,常思思最后给他吃了一粒定心丸,粉衣候微笑道:“还有,谁告诉吴将军,常某没有部署?”
那人双手负后,胸有成竹。
吴玉宸心中会意,让自己领兵五万,前去剑门关,不就是部署之一?
吃完这里定心丸,这位骠骑大将军心中大定,走出军帐,翻身上马,最后朝军帐深深行礼后,策马扬鞭,疾驰而去。
裴元良走回军帐,问道:“侯爷为何一开始不直接告诉吴玉宸答案,反而给他跳脚骂娘的机会?”
常思思走到军帐门口,一手轻轻先开帐帘,看着逐渐深沉的夜幕,轻声道:“我若直接解释给他听,他听完之后,顶多认为我神机妙算,谋略不错。可我先让他自己猜测,猜错之后将我大骂一通,我不还口,等他醒悟,只消轻轻点拨,待他幡然醒悟之时,自然心中对我羞愧万分,恨不能立刻以死谢罪。
一位副将,若对主将怀揣着这般‘无以为报,只好将身家性命都托付给主将’的心思领兵作战,你说他在战场之上,会不会杀敌神勇,势不可挡?已经死过一次的人,再上战场,要么更加怕死,要么完全不怕死。
吴玉宸显然是后者,所以我才要让他心怀愧疚,带着这份对我无以为报,于是只好奋勇杀敌的心思,驱兵剑门关。元良,驭人之术,你还需好好看,好好学啊。”
裴元良何等聪慧,一点就通,说道:“侯爷真乃神人,元良恐不及万一。”
常思思气笑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