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零九章 夜雨涨秋池(第2页)

“求山君保佑我丈夫仕途顺遂。”

“求山君保佑家中二老身体无恙。”

“求山君保佑······”

一座裁光山山神庙,顿时香火大作。

也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山神显灵,此刻那山神庙上头,竟然凝聚出一缕霓虹。

凡间百姓,见此山中奇景,更加对裁光山的山神娘娘深信不疑。

神仙现身,凡人跪拜。

在这些零零散散的凡人话语中,有些请求,有些要求。

请求一个比一个小,多是许愿家人平安喜乐,无事便是福。

要求一个比一个大,衙役要当县令,县令要做太守,太守想当郎中,郎中妄做丞相。

说不得,那已经做了丞相的前郎中,可能还想要当皇帝,至于当了皇帝之后,还想不想要一统天下,也很难说。

或许也有那已经成功将一统天下的皇帝,最后还想要长生不老,千秋万代。

世人心愿千千万,要求很多,请求却很少。

凡间百姓,命比纸薄,心比天高。

那位鲜少现身于山神庙中的裁光山山君,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笑而不言,周身金光闪闪,神采奕奕。

在山君现身之后,那庙祝童子道短赶忙缩到她身后,扯住裁光山山君的一瓣衣裙,从指间渗透出些许金光。

道短满脸委屈道:“山神娘娘山神娘娘,你可算出来了,你都不知道,我都快给那瓜驴脑袋打杀了!”

李子衿瞠目结舌,看着那个扯谎的庙祝童子,气笑道:“喂,你怎么血口喷人呢,在下不过是想要借你那书看一眼,怎么就差点给你打杀了?在场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你可别冤枉好人啊。”

那庙祝道短愤愤然地转过头,恶狠狠地瞪了那些围观香客们一眼,问道:“喂,你们说,我有没有冤枉他?”

众人看了眼那少年,又看了眼躲在山君身后的庙祝。

前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外乡人,无非就是拳脚功夫了得,可能是一位武道宗师而已。

后者却是经年替裁光山山君,掌观整座山神庙香火,打理山神庙繁琐事务的庙祝大人。

本着帮亲不帮理的原则,众人齐齐摇头。

“没有没有,庙祝大人没有冤枉他,那外乡人刚才就是想要打杀庙祝大人。”

“对对对,哪来的外乡小子,竟敢光天化日之下动手伤人,乡亲们,咱们赶紧把他赶出山神庙,别让那外乡人玷污了山神娘娘的眼睛!”

“说得好!”

那些人言语之中,对一位外乡人充满恶意。

好像他真是某个罪大恶极,祸国殃民的大恶人一般,若不对那少年喊打喊杀一番,好像这些人心中便会觉得亏欠了庙祝。

在他们心里,亏欠了庙祝,就等同于亏欠了山神。

要是亏欠了山神娘娘,那山神娘娘还能庇佑他们,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吗?

当然不能。

所以比起亏欠裁光山庙祝,亏欠裁光山山神来说,人们觉得,还是选择亏欠一个无名小辈,外乡少年,来的轻巧些。

李子衿站在原地,嘴角是笑,心中却有些苦涩。

他分明都没有对那庙祝出手,更谈不上想要打杀对方,从始至终,少年都只是拦住庙祝的去路而已。

若说他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的确有,不该缠着庙祝童子,想要借书看。

可若是因此,就给少年冠上一顶罪大恶极的帽子,说他是杀人犯,打算在光天化日之下,斗胆对一位山神庙祝行凶,便实在是有失偏颇。

庙祝说谎了,自己知道,围观的百姓们也知道。

可当所有人都站出来指责一个人的时候,究竟他们所说的,是不是谎言,已经不再重要。

此时此刻,仅仅因为少年站在了庙祝的对立面,那就是个错误。

他错就错在,不该站在权势的对立面。

许多人冲到那黑衫少年剑客身边时,不敢过于靠近,毕竟先前见过他出手,知晓此人身手不凡。

可是仗着人多势众,依然有人心一横,打算往火炉中,添一把柴火。

眼看着那些人已经将李子衿团团围住,就要把他扔出山神庙去。

那位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山神娘娘,终于轻启朱唇。

她嗓音轻柔,却不怒而威,缓缓开口道:“诸位。”

就短短两个字,轻轻巧巧,然而就是这轻轻巧巧的两个字,威力已经胜过被团团围住的少年的千言万语。

无名之辈说再多话,可能都不如手握权势之人一声咳嗽来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