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零八章 归期未有期(第6页)

钟灵毓秀,宝地繁多。此方罗盘赠你,可助你寻一山水形胜之宝地,在那里修行,事半功倍,有助于你提升境界,早日金丹。除此之外,莫要忘了寻觅延年益寿的法子,活得长久,方能希望无限。”

邢沉话音未落,微微一拂袖,身后所背箩筐之中,便有一只古铜色罗盘飞出,稳稳当当地被那少年剑客接在手中。

承恩颇多,已然不能言谢,少年深深作揖,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走吧,最后送你一张字帖,闲暇时,练剑累了,可以练字。”邢沉摆摆手,又从袖中飞出一张字帖,到那少年手中,两行小楷,仿佛为少年量身定制。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常州城外,此处乃是扶桑王朝境内。

听闻扶桑王朝,是桑柔州灵气最为充沛之地,李子衿经过打听,加上邢沉老道长所赠罗盘指引的方向,来往这边。

在常州城外拜过了山神庙,少年找来那庙祝,询问裁光山的位置。

此地香火鼎盛,人来人往,可那位庙祝反倒是清闲,自己闲于香炉底下,就把那些香随意摆放在门口的木桌上,任由进入山神庙的凡人们自行拿取,点香礼敬山君。

倒也无人敢出声责怪那庙祝的游手好闲,毕竟此地土生土长的百姓,皆知晓这裁光山山神庙中的庙祝童子,脾气古怪,性格极差,所有鲜少有人来跟他搭话,免得触了他的霉头,给庙祝惦记上,回头在裁光山山君耳边诋毁几句,便害得他们不再得到山君庇佑了,得不偿失。

为了不节外生枝,此地百姓从来都是绕着庙祝童子的道走。

那庙祝童子模样,书卷气浓,头上扎着两颗丸子,身着袖珍道袍,脚踩道鞋,随手抱着本《抱朴子》,蹲在山神庙中一座香炉下,闻香读书,津津有味。

读书读的正兴起,被一少年剑客打断,庙祝童子颇为不满,觉得是从哪来的不长眼的家伙,难道没看见他正在忙吗?

庙祝童子有些不耐烦道:“哪有不识山在何处,便来拜山神的?你既然不识裁光山的位置,说明你不是本地人,既然不识本地人,又岂能奢求能够得到本地山神庇佑呢?劝你还是从哪来回哪去罢!”

那庙祝童子名为道短,翻阅到了那《抱朴子》中《仙药卷》,《仙药卷》述各种仙药,包括五芝、云母、雄黄、玉、金、银、真珠、草木药、丹砂、松脂等等,更详细描述了各种仙药的产地,以及服用仙药的方法。

恰好李子衿此刻,最需要的便是服用仙药来延长自己的寿命。

少年眼疾手快,只站在那庙祝童子道短身边,斜瞥了一眼童子手中的古籍,便瞧到了《仙药卷》三字,更迅速以视线扫过书页上几行文字,识得几位仙药,知晓自己急需此书。

所以询问裁光山的位置,一来是为了与这裁光山山神庙的庙祝拉近关系,好看看能否从他手上借阅此书。二来也是的的确确被罗盘指引向此地,得知裁光山灵气在方圆百里内,格外充沛,乃是那邢沉道长口中所言的山水形胜之地,一方宝地是也。

故而李子衿打算在此裁光山,静心寡欲,结茅修行,争取早日破境。

依那目盲道人所言,跻身金丹境之后,寿命可延长百年,到了那时,自己被那假庄蝶的搬山剑气搬走的五十年寿命,才算是无伤大雅,虽然对于一位炼气士来说,仍是伤筋动骨,但起码跻身金丹境之后,短期内没有性命之忧。

如今的李子衿,培元境中期。

想要达到金丹地仙的境界,还需要迈过培元境,跻身洞府境,再突破到炼神境,最终由炼神境,升至金丹。

思来想去,道长的很。

所以那邢沉,抑或说是“天命”,以一方罗盘,引他来此裁光山,又使少年在阴差阳错中,与这位名为道短的庙祝童子,打了场针尖对麦芒的照面。

道长该当如何?以道短消之。

李子衿吃了个闭门羹,不气不恼,反而说道:“你既是裁光山山神庙的庙祝,负责掌管山神庙的香火,我不找你问路,又能去找谁问路?你说不是本地人便不可以拜裁光山山神了,在下斗胆请问一句,这是裁光山山神的意思,还是庙祝大人您的意思?”

庙祝道短皱眉不已,心想若那少年剑客被自己数落一番,气急败坏地反骂自己一通,那他便有理由施展道法,将那聒噪不已,打扰自己看书的少年剑客“请”出山神庙了。

那晓得这家伙反而开始与自己讲起道理来,还说得······好像有那么一点儿道理吧,若自己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反倒会令山君不满。

罢了罢了,随意为他指路一番,草草敷衍了事便是。

庙祝道短合上手中古籍,站起身来,才只齐那少年剑客腰间的高度,却是人小鬼大的很,一脸少年老成的模样,扯着那少年剑客的衣袖,将他扯到山神庙门口,站在门槛上,指着河对岸那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说道:“瞅见了没?”

李子衿点点头,“瞅见了。”

那庙祝童子转身就走,不曾想被那少年喊住,又问道:“敢问庙祝,裁光山既在河对面,为何山神庙位于这边呢?”

“你烦不烦?”庙祝道短转过身来,有些气急败坏。

李子衿想了想,说道:“其实可以不烦。”

那庙祝莫名其妙,谁料少年剑客伸出手,指了指他手中那本抱朴子,说道:“只要庙祝大人愿意将此书借我看看,我便可以自己从中寻找答案,自然不会烦到你了。”

道短身子向后一缩,说道:“你想得美!这是山君借给本庙祝的书,凭什么让你看啊?”

李子衿哦了一声,点头道:“原来是裁光山山君大人的,知道了。”

他迈过门槛,走回山神庙中,从门口的木桌上重新拿了支香,走到山神金身下的香炉旁,借来火苗,点燃那支香,神态虔诚,上香一炷。

庙祝道短看他如此行为,颇有些莫名其妙地问了句:“喂,你在干嘛。”

李子衿反问道:“给山君上香啊,还能干嘛?”

庙祝鬼使神差问了句:“许了啥愿?”

那少年转过头,朝他笑道:“愿那山君大人,将借给庙祝大人的书,也借给在下阅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