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出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一章 春江花月夜(第6页)

心湖里,有个声音响起。

少年抬起脚,在年长武夫的不断摇头中,一脚踩下。骨头粉碎的声音伴随着那名武夫的惨叫声一起响起。另一人同样没有幸免。

“把他们扔下去喂鱼。”

心湖中那个声音再度响起。

李子衿红了眼,抬手各自抓起那两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双手悬停在船板外,只要一松手,两个武夫便只能葬身白龙江。

这一刻,少年回想起了初次登上仙家渡船时,那位鲲鹏渡船之上,名为公孙博的渡船管事,随手将那位炼气士扔下渡船的情景。

当时在他心里,觉得对方不该如此视人命为草芥。

可时日今日,李子衿不禁觉得,有些人,真是无药可救,不杀他们,难道留着等他们以后祸害别人么?

更不用说,这两人之前还打算对小师妹痛下杀手,他们该死。

杀坏人,就等同于救好人。

所以他忽然开始赞同起隋前辈的剑法来了,只管出剑,别管善恶,挡路者死。

这样的声音,逐渐有些盖过了恩师谢于锋的“出剑先问心”。

在李子衿即将放手的前一刻。

身后传来惊呼声。

是一位中年男子,春江渡船管事,他高呼道:“手下留情!他们二人罪不至死。”

李子衿没有松手,也没有将那两个武夫放回船板上,而是反问那位渡船管事,“罪不至死?他们只是没有对你出手而已。”

渡船伙计小跑着赶到,中年男子指着他,说道:“鄙人姚阳秋,是春江渡船的管事,田丰刚才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我了,这件事的确是他们二人做得不对,既然是咱们春江渡船的客人,我代他们二人向公子道歉,公子能否卖姚某一个人情,是需要赔偿或是怎样,咱们都可以商量的,只是能否请公子,先将他们兄弟二人放了?”

与姚阳秋完全相反的声音,是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渡船客人,他们嚷嚷着“扔下去!扔下去!”

姚阳秋听见那些声音,烦闷不已,转身朝楼上的客人们作揖,缓缓说道:“诸位,姚某恳请诸位安静片刻,此事关乎人命,不容儿戏,希望诸位贵客莫要在这紧要关头继续火上浇油了。试想一下如此此刻命悬一线的是你们的亲朋好友,那么诸位还能笑得出来么?”

场面的确安静了不少,虽然依旧有人不知好歹,但最少不再那么肆无忌惮了。这也让姚阳秋终于能够好好跟李子衿开始聊聊。

两个武夫也终于在生死之间,开始求饶。

李子衿闭着眼,思绪杂乱,既有那不知是谁在心湖上不断催促的“扔下去”,也有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男子此前所说的那句“李子衿,守住灵台清明。”

少年纠结不已,心中的道理,已经开始打架。

一面说,把他们扔到江里,不就成为了当初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视人命如草芥了?

一面说,留下他们一条命,出剑问心,难道出拳就不问心了?

姚阳秋急中生智,立刻朝那个看起来比较好说话的白衣少女走去,央求道:“这位姑娘,我知道此事因你而起,刚才他们是想伤害你,这是不对的,应该对那二人有所处罚,事后姚某会在下一个渡口赶他们下船,并且安排人羁押他们去官府。郑国有律法可以处罚恶人。他们的确有错,可那位公子如果把他们扔进江里,也是错的。不能因为他人的不对,自己也跟着不对。况且我看,那位公子也不像是会滥杀无辜的人,否则刚才就不会因姚某一句话停手了,姑娘,能不能麻烦你,替姚某劝劝他。姚某在此拜谢姑娘!”

语毕,姚阳秋朝一位年纪远小于自己的少女,深深作揖,姿态放得极低。

他知道那位青衫少年剑客,此时此刻大概也只能听得进去这位少女一人的话了。

红韶到底是善良的,虽然厌恶那两个武夫,却谈不上恨,之前不敢劝师兄,是她怕劝了以后,师兄就会不喜欢自己了。可是眼前这个姚先生,如此低声下气的哀求自己,替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卑微到了泥土里。

少女于心不忍,一只手扶起他:“我试试。”

她也不敢保证什么。

红韶走到师兄身边,看着神情复杂的李子衿,试探性地问了句:“师兄,那位姚先生说,他们的确有错,但如果师兄将他们二人杀了,那么师兄也······也有错了。姚先生说师兄不该因他人的不对,就让自己也‘不对’。”

少女聪慧,拣选了姚阳秋言语中,极有分量的两句话转告李子衿。

确有奇效。

此时,出剑先问心的道理又占据了上风。

李子衿忽然想起自己在洪州城,与姬无双的一番夜谈。

他对她说:“我想消除天下人,对于剑修的偏见。”

想到这句话后。

少年心湖中的“扔下去”,和耳边的那些“扔下去”,荡然无存。

李子衿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两个武夫抓回来,随手扔在船板上。

那么,消除世人对剑修的偏见,就从眼前,就从脚下开始。

当李子衿内心诞生这样的念头之后,此前所有的一切惊惧、疑惑、愤怒、暴躁,统统化为虚无。

心湖之上的那个神魂,面带微笑。

再无纷纷扰扰,可以扰乱少年心神。

天清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