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青萍末 第六十四章 风雪夜归人(下)(第2页)
小道长惊疑不定,完全不明白在刚才那一个“瞬间”,发生了什么,他只看见那个耍剑的抬手出剑,然后下一刻鬼物的怨气便完全消失。
小道长望向那个身形模糊的老人,问道:“那是谁?”
李子衿答道:“卖艺人,吴桂。”
只剩下一缕孤魂的老人,朝眼前少年缓缓作揖,千言万语,尽在此揖中。
少年笑问道:“吴老先生,可见到她了?”
老人嗯了一声。
李子衿点点头,若非如此,鬼物吴桂身上的怨气也不会完全消失了吧。
吴桂的身形愈发模糊,最后声音几乎不可闻,说出一句:“谢谢。”
而后随风消逝,来去匆匆。
小道长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不过仍然是盖棺定论道:“看样子,这只鬼物身上的怨气已经被化解了,那缕孤魂一直吊着一口气,如今也算是归还天地,只是,要想他无法再害人,仍然需要做最后一件事。”
李子衿好奇问道:“什么事?”
从正一派小道士袖中滑出一颗黑色丹药,“此物名为定魂丹,可以安尸定魂,根据那个鬼物此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我推测是吴······吴什么来着?”
李子衿笑道:“他叫吴桂,不是鬼物,是个卖艺人。”
正一派小道士翻了个白眼,懒得跟耍剑的在用词上争出个胜负,继续说道:“我推测吴桂的埋骨之地,应该有些蹊跷,极有可能,是棺椁出现了问题,加之鬼物···卖艺人吴桂的怨念太强,所以怨气泄露出棺椁,凝聚成那个黑影,时常在这个村子里游荡,只是为何会在此地徘徊,道爷我便不得而知了。”
李子衿转头望向一处,他知道吴桂在找什么,一定是村子里,也有那稚童,家中有牵丝傀儡,所以吴桂才会拼了命的去挨家挨户的寻找,白天由于阳气下地,阴祟之物不能外出,他便只能夜里出没,所以才会在子时现身。
本性不坏,即便是被怨气左右了心念,他始终没有主动害人,只是为求自保,打伤了几个前来斩妖除魔的江湖游侠。
但归根结底,都是吴桂做错了,不该伤害无辜。
虽然少年愿意相信那个吴桂其实在共情中,通过光阴流水见他所见,看到了红衣少女,不再有半点怨念,更不会再出来害人。
但是为了万无一失,李子衿依旧决定跟那小道长一起,前去为此事做个了结。
两人来到村里一处乱葬。
“道长带我去哪里?”
“找吴桂的坟啊。”
“道长能找得到?”
“废话。我这法宝可厉害了,一个朋友送的,压箱底的物件儿!”
“可我看你这法宝,似乎卡住了。”
“······”
正一派小道士使劲摇晃了下手中的寻龙尺,发现它果然不是有意指着某个方向,而是年久失修,卡住了不能移动而已······
于是小道士骂了句娘,“怎么跟你这耍剑的一起,就这么倒霉?先是槐树下见鬼,又是浪费道爷我一张金光符,之后更是莫名飘雪,现在又是寻龙尺失灵,你该不会是跟道爷我八字犯冲,专门克我来的吧?”
李子衿哑然失笑,伸手指了指自己,“道长这也能怪我?”
那正一派小道士忽然以食指抵住嘴唇,“嘘。”
李子衿不再说话。
小道士耳朵微动,询问道:“你听见没有?”
少年好奇道:“听见什么?”
小道士又歪了歪脑袋,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后收起寻龙尺,指向一处,斩钉截铁道:“是那里,我听见风声的不同,其他的坟都很正常,只有那一处,风声与众不同,如果说有哪一座坟里头不太对劲,那么就只能是这一座坟了。”
李子衿将信将疑地看着他。
小道长气急败坏道:“耍剑的,你啥眼神,信不过道爷是不?”
少年剑客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一本正经道:“毕竟咱们要干的事情不太厚道,要是挖错了······”
不等李子衿说完,那小道士就怒目相视,“你别乌鸦嘴了,呸呸呸。”
不过他似乎也觉得仅凭自己一听,就挖人家的坟,确实不太好,便从怀中又摸出了一件法宝,是一面镜子,乃是出自佛门的法器,篆刻有“明镜非台”四字真言,是一位好友相赠,他唉声叹气道:“跟你这么个倒霉催的待在一起,真是让人脑瓜子嗡嗡的。也就是道爷我江湖人称多宝真人了,才能拿得出这么多法宝陪你唠······”
李子衿哈哈大笑,觉得天底下竟然还有脸皮这么厚的小道长?便打趣道:“道长年纪这么小,便已经是‘真人’了?自封的?”
“多宝真人”忍住一镜子拍死他的冲动,咬牙切齿地念出口诀,“明镜当台,摧邪辅正,我心浩然,去伪存真!”
小道长手持铜镜,镜面朝上,一缕佛光从镜面中激射而出,去往一处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