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长安(第1页)
看书阁『wWw.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末将裴元庆,愿请为先锋!”
站出来说话的少年自然便是少年英雄裴元庆了。这一次,裴仁基没有拉住自己的儿子,当然,也不想去拉,他心中的仇恨并不比裴元庆的少。
“好!准了!”陈明对于裴元庆这一做法是相当的肯定啊,有裴元庆当先锋,确实是一把利刃!
安排完众将的任务之后,陈明再一次独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一次,陈明可不是在睡觉,而是静心分析长安的情况,因为陈明已经定了,五天之后出发。
五天时间,虽然看起来比较宽裕,但是对于几十万人的行军来说,却是显得十分的紧迫。
虽然陈明对于历史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是,长安之名,陈明还是知道的,可以说,但凡知道一点历史的人都会听说过长安的名字。
因为,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即源于此。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
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但是这些,显然对于陈明来说都是没有什么用的信息,只能是从侧面让陈明知道长安的强大,陈明知道,长安此行,必定是十分的凶险。
且不说长安是如何的易守难攻,就凭借宇文化及手里的十万兵马以及罗艺的燕云十八骑,这就不是一股能够小觑的力量,而且,还要防备有人坐收渔翁之利。
陈明相信,要是到时候,自己把长安打了下来,兵力所剩不多的话,绝对是会有人过来打秋风,不说别的,太原那位,绝对是会趁机入主中原。
所以,这一战,陈明不仅是要赢,还要赢的漂亮。
虽然这一战很难,但是,陈明依旧是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因为,有仇那就必报,只是小心一些而已,要是有仇都不报,那还当这么个将军做甚,还不如回家种田。
陈明把一些和长安无关的信息给扔掉,专挑一些有用的看,至少,对于自己这一战一定是要有用的,至于那些偏于研究性质的,以后有时间再说吧,现在没有那个情操。
隋长安城的整个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形走向。
隋代初年,宇文恺在建造长安城时,对这里进行了别具匠心的设计,有意识地将这里开辟为“曲江”风景区。
长安城东南高、西北低,风水倾向东南,皇宫、太极宫设在北部中侧,在地势上总也无法压住东南,应该采取“厌胜”的方法进行破除,如把曲江所在的凹陷挖成深池,并隔于城外,圈占成皇家禁苑,成为帝王的游乐之地,这样就可以永保隋朝的王者之气不受威胁。
要抵达长安的话,沿路还要闯过许多的关卡,但是这都是没有什么问题,有先锋裴元庆和一干猛将在,这不会是什么问题。
陈明真正担心的是,罗艺会不会再一次闻风而逃,要是他又逃到大漠去,那事情可就又麻烦了,在去长安之前,还得先想一干办法,看怎么能稳住罗艺。
陈明觉得,这实在是有点烧脑子了,要让罗艺那个老家伙相信,这绝非易事啊!
宇文化及是不用担心的,当然,只是不用担心他会逃跑而已,毕竟,他那十万大军不像罗艺那简简单单的二十人,而且陈明知道,宇文化及一向是享受惯了的,根本就不和罗艺一样,能受得了大漠的生活。
对了,陈明灵光一闪,突然是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怕罗艺和他的燕云十八骑会逃,宇文化及自然也是一样,只要自己稍微用一下计策,不用自己出马,宇文化及就会让罗艺他们动不了。
而且,陈明知道,罗成还断了一条手臂,必然是需要待在长安治疗的,没有必要的话,罗艺一定是不会冒险带他们离开的。
主意打定之后,陈明立刻找来李密修书一封,没办法,自从没有了“书圣”技能之后,他的字又变成狗爬了,这实在是拿不出手啊!
李密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也是暗暗佩服自家将军的“阴险狡诈”,不对,应该叫做“智谋过人”。
写完之后,陈明立刻就是让李密把这封信让人交给宇文化及的府上,陈明相信,宇文化及看到这封信之后,一定是会“替他”想办法把罗艺和他的燕云十八骑给留下来的,这一次,陈明一定要斩草除根,绝不能再让罗艺他们给遛了,不然的话,后患无穷!
时间不会为谁而停留,也不会因为谁而加速,时间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人一样,十分精准的流动着。
眨眼之间,就到了要出发的时候了,时间过得就是这么快,第五天,就这么到了。
陈明如约来到了演武场的点将台上,不过,这一次,陈明不打算说什么,准备把这一次机会让给李密和裴仁基这两个人。看书阁『m.seeshu.net』,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