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春秋大领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0章:俺们是霸主啊!(第3页)

他们之前想的是怎么维持鲁国和齐国争而不打的局面,好让出征的鲁君黑肱和齐君吕环不至于撤兵归国。

而现在,南下的晋军已经有北撤的意图,其余列国不可能留在当地应对楚、郑、陈、蔡四国。

他们实际上也没有那个胆子。

“原以为‘鄢陵之战’将使楚国陷入颓势,没想楚国之强超乎预料。”智朔补了一句,道:“与楚争锋,非一朝一夕之争。”

这个也是智罃的看法。

先由申公巫臣提出跟楚国争雄,需要耗费长久的时间来削弱楚国,极难一次就将楚国掀翻在地。

这一个观念很现实。

晋国跟楚国是同等级别的国家,一样不可能只是历经一次失败就彻底衰弱下去。

智罃捡起了申公巫臣的“弱楚之策”,开始在进行谋划,只是暂时还没有什么具体的章程。

魏相说道:“楚国一战丧师近十万,一岁不到便再出兵十余万。”

他还没将攻打宋国的那支楚军算进去,要不就是历经“鄢陵”之败后,楚国还保持着对外用兵二十万以上的规模。

这样算起来,晋国好像有点不如楚国?

晋国历经“邲之战”的战败,缓了好几年才缓过气来。

楚国却是刚经历一场大败,还能保持二十万大军对外征战?

哪怕那二十万大军良莠不齐,能维持二十万人的长期征战,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看样子,楚国的国力很强啊!

而事实上,楚国的国力是挺强,只是君臣上下很难力气往一处使。

这一趟出使跟智朔没什么利害关系,心里没负担,随口说道:“如此,事则易矣。”

不用担心因为国内的事情导致鲁军和齐君从南方撤兵了吗?

剩下的就是莒国的归属问题。

吕武知道智朔很聪明,甚至聪明过了头。

南方的局势发展是一回事。

他们出使有什么使命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