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春秋大领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9章:报仇不隔夜(第4页)

若是少了那两样东西,他们直接进入齐军与鲁军对峙的“蒙”,意义上就变得不一样。

有国书和“节”才是使团。

大军抵达就表明要以武力直接进行干涉。

当然,不是说有了国书与“节”,就代表不会进行武力干涉。

比较让吕武意外的是,隔天齐国那边又来了队伍,领队的是晏弱。

这个叫晏弱的人是齐国的大夫,子姓。

认真算起来,晏弱跟吕武有着不知道离了多少代的同一个祖宗。

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吕武的林姓并不是源出于子姓,也许是来自姬姓。

毕竟,姬姓是有些人改成林姓的。

因为吕武就没有族谱,怎么个追溯法,靠的是一张嘴,要么就是自己编。

吕武等出使才知道晏弱这么个人。

换作是晏弱的儿子晏婴?

吕武因为知道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些事情,倒是对晏婴更有印象一些。

大张旗鼓而来的晏弱,没有在乎吕武是不是有出营地多少里迎接,来到营地先拜访一下,没谈及有什么目的,再与田湣会合。

从做事方式来看,齐国这边远比鲁国更有章法一些。

用现代化来讲,就是有逼数。

说来也是一种碰巧,晏弱前一脚到,后一脚赵武带来了国书以及“节”。

“为何是你?”吕武是真的感到意外。

赵武一脸的美滋滋,说道:“武往南而去,谒见君上禀告国内事宜,国外之事;君上果断,追认出使之事。”

没什么好奇怪的地方。

晋国的国君在没正式与“卿”翻脸之前,压根就不会驳回“卿”的决断。

吕武问道:“君上可有交代?”

赵武一边拿出帛书,一边答道:“君上许正使临机应变之权。”

这个答案让魏相与智朔来了个面面相觑。

也就是说,经过国君的背书之后,韩厥有什么交代已经能够被吕武无视,一切以吕武的处置方案为准。

而国君给了这么大的权力未必就是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