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官官未必护(第3页)
但眼见皇帝流露出意动,他只能把话咽下去。
“你且细说说,”元哥儿身体微倾,显然特别感兴趣。
右相心里得意一笑,面上恭谨顺从的上前半步,解说得更加仔细。
元哥儿听得很仔细,听完之后,他沉吟半晌,转而看顾晟。
“顾大人以为如何?”
左右相立刻跟着看过来。
顾晟心里跟左相意见相同,也是不赞同这样拔苗助长的,但大战将起,粮草还不足,这就是大患。
叛军此时已然蠢蠢欲动,若不打压下去,其他各地的大员定然也会心动,到时就是亡国之祸。
跟亡国相比,商贾之流还不够资格。
所以顾晟坚定的站在右相这边,赞同向商贾施压,征收重税,只是在末尾提了句,可用米粮抵扣。
在京都,但凡生意做得够大的,都有米粮铺子。
顾晟对银钱等物并不在乎,他想要的只有粮草。
魏宕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袁宝儿用力踩了他一脚,把他话头生生打断。
魏宕上朝次数远不及袁宝儿和魏宕,对这些人的了解就更差了。
在明白袁宝儿的意思自欧,他只斜了她一眼,便闭上嘴。
等到出了宫城,右相笑着朝顾晟拱手道别,末了又鼓励的朝魏宕一笑。
“后生可畏,魏家出人才了。”
魏宕干干笑了下,目送他和左相离开。
顾晟等两人车驾走远,才道:“怎么着,去我哪儿?”
两人马上就要走马上任,好些事情还需得碰一碰,意见先得统一了,不然等到兵士跟前,两个主副帅各执己见,对士气几乎是致命打击。
袁宝儿见两人相携而去,便去工部。
大战将至,他必须把最近研究出来的那个机簧安置上去,让它发挥更大作用。
但工匠们都是各弄各的,除非必要,不然基本不会聚在一处,一通研制。
袁宝儿这一次却是想这么做。
工匠们一听,有些迟疑,不过在听到袁宝儿说起的奖励后,又都激动起来。
京都一套房子,哪怕只是两进,哪怕只是在城北,可对每月只能领二三两俸银的工匠们来说,这可是添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大家在犹豫几息之后,都摒弃敝帚自珍的想法,聚在一处,各抒己见。
袁宝儿笑着听了会儿,觉得大家是真上心了,这才离开。
回去府里,马唐正在撤茶杯。
袁宝儿便过去坐下来,“商量得怎么样?”
顾晟正在出神,闻言啊了声,“还不错,比我预期的好,魏宕确实是个人才。”
“这就觉得是人才了?”
袁宝儿笑着打趣。
顾晟扯了点笑,“之前他总是跟我梗着,就算是人才,我瞧着也不顺眼。”
“那现在顺了?”
袁宝儿歪头。
顾晟点头,“他是条汉子,我挺佩服他。”
“怎么说?”
袁宝儿很好奇,一直不对付的两人,怎地就一杯茶的功夫就能摒弃前嫌。
顾晟一笑,卖了个关子,“这你就不要问了,问了我也不会说。”
袁宝儿撇嘴,想说稀罕。
顾晟已经问起辎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