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娇宠冬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五章 局势与压榨(第6页)

“周伢子家,”老汉道。

队长不好意思的笑了,“是啊,那是我们远方表哥。”

老汉点头,又看队长衣着,都是板板正正,干干净净,不像是逃荒一类的,这才往村子里去。

袁宝儿四下端量,东问问,西问问。

老汉以为她的对这里新奇,想着都是同村的亲戚,对她的问题回答的也算详尽。

袁宝儿把他的话一一记在心里,好似不经意的道:“怎么不重麦和粟啊?”

“那个种不来,”老汉道:“那东西在咱们这儿养不好,要是种了,来年家里可就不够嚼用了。”

大夏的庄稼都是要交田赋的,元哥儿这两年也曾尝试减轻赋税,但有左右相作梗,施行的很不顺利。

过重的赋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哪怕是富庶的南地都觉得负担,何况是收入一向赶不上南地的北地。

不过这事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袁宝儿绕开这个话题,说起了种子的品种。

这边中的稻谷是这里独有的稻种,成熟之后,米都是淡绿色的。

不过这种米要求很高,很多成熟之后达不到贵人们想要的颜色,那些达不到的就只能当做普通稻谷卖掉,或者只留。

那些能达到的,一部分留下来做种,余下的卖出去,得到的钱用来支付家里的开支。

“那您一年下来,家里能有些盈余吧?”

袁宝儿知道,那米叫碧梗,价格十分昂贵,在京都能买到十两银子半斗。

要知道,哪怕是京都,米的价格也不过是十个铜钱而已。

这样的价格已经是天价了。

老农闻言苦笑着摇头,“若是能收上十斗,年时还能给家里的孩子添些新衣。”

袁宝儿表情微变。

老农说过,合格的碧梗,一亩里未必能出一斗,这么算来,十几亩地才或许能让家里略微宽裕有些。

想想京都的天价,她脸色有些难看。

“那米都是谁收走了?”

“镇上的大人物,”老农哪里知道那些是什么人,以他的身份也不过是见个个把仆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