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帮手靠不住(第2页)
他没把这件事当回事,忙着维持辩论台的秩序。
这两天,辩论台格外热闹。
起因是一桩母与媳妇的命案,这家三代皆牵涉其中。
母亲因不喜儿媳,便想趁着儿子外出采买货物之时,偷偷勾结人力,想要把儿媳卖掉,不想被孙儿瞧见,把人力打死。
儿媳发现事情不对,匆忙掩尸体,母亲却想把罪名嫁祸给媳妇。
媳妇也想替儿子顶罪,可是儿子不愿意母亲替自己受过,承认罪行,本来还要等着审判,不想一场风寒,要了他性命,媳妇认为是婆母的过错,心生记恨,给婆母灌了毒药,郎君恰好回来,怒发冲冠,杀了媳妇。
如此算来,郎君是杀了人,但在大律里,丈夫杀妻,且事出有因,罪过便会一降再降,到最后竟只判了流放三年。
媳妇娘家哥哥心生不服,得知辩论台,便跋山涉水的赶来这里,请求韩安云帮他申辩。
韩安云这段时间除了辩论,就是在研究大律。
郎君被流放,依照大律,并没有轻判。
但这种结果,媳妇娘家人显然接受不了。
同样都是杀人,媳妇死了,郎君却只受区区三年的惩罚,三年后,他又可以娶妻生子,快活逍遥。
这事放在哪个失了亲人的苦主那里,都承受不了。
韩安云心知,如果依照大律,此事根本没有申辩的可能。
于是他另辟蹊径,从人力贩子那里入手。
媳妇是明媒正娶过来的,还生儿育女,婆母却将她贩卖,这就是犯了律法。
媳妇杀婆母固然不对,但婆母犯罪在先,媳妇杀母在后。
他以因果论为由,进行辩诉,但也由此引发一轮争议。
世间从来都是有父母才有儿女,如果杀母都不被严惩,那么将来未必不会出现另一个杀害长辈的事件。
但也有人认为,此时首先是婆母不慈,仅因为自己的喜好,就处置明媒正娶的媳妇,这要是没有说法,天下正妻的生命都没有保障。
大家各有立场,站得角度不同,想得自然也就不同。
韩安云的诡辩也就不差人支持。
且支持他的都是正妻,好些出身高门的,瞧着他还算争气,辩论三天都没落下风,便使了人,在台下帮他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