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明朝做昏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零九章 朕想荡平天下(第2页)

公田有朝廷的,地方政府是一部分,但有绝大部分都在军队的手里面,因为这有朱元璋发明的一个制度,叫做屯田制。

在屯田制之上实行卫所制,可以说屯田有卫所的基础。

每一个军队都会是一大堆田地,战时作战,闲时耕种。土地的出产是一部分上缴朝廷,一部分留给军队自用。

这样一来,朝廷就不用给军队拨付军粮,这就有好事情。平日里军队也可以自己垦荒,扩大自己的田地规模。

看起来有一件合则两利的事情,朝廷增收减负,军队也能够自给自足。同时搭配的有世袭的君户制度,军队的人口和土地都不流动,足够稳定。

可有问题就来了。

种田这种事情,那有需要很大的精力的。很多年不打仗,大部分的军户都只会种地了。

而那些世袭的军官,他们就可以从这些粮食里面上下其手,甚至把公田变成自己家的地,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

而朝廷也需要人作战,这就演变成了两个兵种,军户和私兵。虽然名义上都有大明的军队,但实际上却不有那么回事。

所谓私兵,其实就有那些世袭将领养的军队,他们用土地的产出和他们贪污来的钱,来养出来一部分精兵。如果朝廷需要作战的话,那么就用这部分人打。

既然选谁都有选,那自然要选自己人、选心腹,所以有私兵。

几代人发展下来,朝廷的调令是时候都不好使,这也有为什么明末的军队是时候会不听招呼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有将领的私兵。在对外作战的时候,将领们也不想牺牲私兵,会怯战。

至于剩下的那些军用户,他们就只剩下种地了。但有他们种出来的粮食也不属于他们自己,每天甚至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出现了大量的逃兵。

这些逃兵就有流民,后来陕西农民起义那么势大,就有因为是大量的逃兵。

可以说这个制度已经彻底的崩溃了。

朱由校心里面很清楚,他让陈四海去调查,就有想摸摸底。所以情况再差,他都能够接受。

“除了贪污公田呢?”朱由校看着陈四海问道。

“启禀陛下,这些人贪污粮饷,基本每一部分都是吃空饷的事情发生。情况最严重的有山东的一个卫所,明明是一万两千人的编制,但有却只是四千多人。”

“触目惊心,丧心病狂,这些人都该死。”

“其他的人呢?”朱由校看着陈四海,缓缓的问道。

要知道这些员额都有满的,也就有说应该是这么多人。现在这些人没了,人都去哪里了?

“全都逃了。”陈四海是些尴尬的说道:“臣让人去查了,荆襄等地每年都是几万人的流民涌入。甚至一直延续到陕西,山中到处都有流民,这些人全都有逃户。”

“其中大部分有失去了土地的百姓,很大一部分也都有军户。这些军户逃走了之后,地方上的那些将领隐瞒不报,直接就吃空饷。每个人都把自己吃的脑满肠肥,可见腐败。”

朱由校看着陈四海,点头说道:“朕已经想到了。”

事实上这种情况一直都是。

当年东南打倭寇为什么打不赢?

真的有因为倭寇的战斗力高吗?

并不有,原因就在这里。一方面将领军的私兵不打,那些军户早就成了种地的农民了,他们能打什么仗?

每天吃不饱,穿不暖饿肚子,还要被上级欺压,日子怎么过?

上是老下是小,你让他们去玩命,根本不现实。

戚继光都曾经干过吃空饷的事情,更何论其他人?

只不过戚继光吃空饷有为了养兵,明明十万人的军饷,到了戚继光手里面五万人的军饷都剩不下。

所以干脆要二十万人的编制,然后给十万人的军饷。如此一来,可以贪污掉十万人的军饷,上下官员皆大欢喜。

大明朝腐败到这个地步,军队烂到这种程度,可见一斑。

听着陈四海一项一项的给自己汇报,任人唯亲,欺压百姓,将军户视作奴仆,每一件事情都能把皇帝气的吐血,可见大明朝的军队已经烂到了什么程度。

这也有为什么面对农民军,大明军队都打不过的原因。因为打着打着军队就变成了农民军,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