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朱允熥的胆略!科举改成!李逍出题,鸡兔同笼!(第6页)
因为这些吏员当中,有不少业务能力十分强悍的,搞不好以后会爬在他们的头上.
另外就是,这吏员以后不能凭借关系进来了。
吏的职位是可以继承给后代,也可以凭借关系运作。
但按照李逍的做法,几乎就是逢进必考。
这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不少人想法子反对,但朱元璋那是什么脾气,容不得他们反对,事情就直接这么定下来了。
取消官吏之分的唯一弊端,就是突然出现这么多官员,朝廷开支太大。
户部的夏原吉愁的很,急忙反对,经过几番讨论后,变成了分区实行,先从南京城开始执行,逐步推广,好在国库的银子比较充盈,目前还支撑得住。
可即便是只在南京城推广,空缺依旧很多。
而这次国考公布,有两千个职位!
其中大部分职位,来自南京城的舍区舍长和舍员的空缺。
这可把那些读书人给高兴坏了,这简直是吃到了改革的第一波红利啊,显然这第一次国考的录取名额这么多。
若是这样还考不上,还不如乘早去放牛去.
他们从原本的失落,变成了狂喜,开始写文歌颂起李逍了,说以前不懂国师的良苦用心.
以前科举的时候,几千人才取百人。
考不中进士就只能来年再考。
现在不一样了。
两千个职位,意味着考的差一些也不要紧。
哪怕是考个舍区的舍长,也不是不错的嘛。
起码能吃上皇粮,饿不死。
而且听人讲,现在的官员比以前待遇好多了.
不过对于读书人如此厉害,考试的内容,就不可能只考儒学了,得按照李逍的意思来。
他们也不敢继续争辩。
只能去北平最新新开的国考培训班去疯狂补习.
最近北平的国考培训班,生意可谓是特别的好,那些开培训班的,都是一些从北平高中毕业的学生,算是找到了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