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一个奇怪的案子(第1页)
就像一片树叶,表面越是阳光,背面越是阴暗。
一个京官到地方上任,地方官还不当大爷供着?苦活累活抢着干,把最轻松的活让给他。
即便他有阴暗之处,也有一大堆人替他遮挡,故意讨好他,好等他再次入京时,想起他们,提拔他们。
李阳城就说:“走,跟我一起去找值得信赖的人,问问情况就知道他断案怎么样了。”
徐学晶有些无语,你的意思是说,我们金莲教累死累活得到的消息不值得信赖?既然不相信我们,还要我们干什么?
不过她没有表示出来,而是跟着李阳城一起走出客栈,看看李阳城能搞出什么花样。
周延客是江湖人,让他打打杀杀容易,让他动脑筋与官员斗智,不是他的强项,他也不多嘴,只顺从地跟着李阳城,需要他的时候,他再站出来。
三人来到冀州署衙门外,这儿有许多老秀才,在门前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笔墨纸砚,桌子前悬挂一张白布,上面写着:写状子。
这些秀才都是状师,年轻的时候考状元,耗尽一生精力,也没有考中。年轻的时候,还可以开馆收徒弟,靠教私塾维持生活。
到了老年,精力不济,又不想在家吃闲饭,就出来帮不认识字的庄稼汉写状子。每写一个状子,收取一定的费用,写得多了,也能让肚子吃饱。
这些状师常年累月地在冀州衙门前写状子,了解世情百态之深刻,比当地的刺史还要深,还要远,还要详细。
许多事情,百姓们见到官员不敢说,但在状师面前,却畅所欲言。
李阳城对周延客和徐学晶说:“你们走那边,我走这边。我们一个挨一个去问,他们最近一段时间,最好是一个月内,接到最离奇的,最不公正的案子是什么。”
“了解以后,要问案子的人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大致案情是什么,不需要了解多,一两件就行。”
“记住,对状师的态度要客气,毕竟我们有求于人家。”
周延客和徐学晶答应一声,沿着街道,一路问过去。
李阳城在这边开始讯问,连续问了几个状师,都摇头说没有遇到奇怪的案子。
李阳城不灰心,继续问下去。
到了接近十个状师的时候,这个状师留着山羊胡,至少有六十岁,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他抬起头,只见李阳城一脸贵相,气度不凡,心中就是一动,觉得这里面肯定有戏。
一般人找他都是写状子的,只有李阳城是想问最近有无冤情发生,看模样,似乎哪个大丶官微服私访,绝对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状师略带激动地说:“有倒是有一件,只怕你管不了啊。”
李阳城平静地说:“老先生先讲出来听听,也许我帮上忙呢?”
老状师说:“我是石滚村的,我们村……”